【主体式教学模式在美术课中的运用】
主体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课堂中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在美术课中,这种模式尤为关键,因为它鼓励学生不仅仅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以下是将主体式教学模式应用到美术课的几个关键方面:
1. **激发学习兴趣,确立主体意识**:
-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导入方式,如引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在欣赏外国绘画时,利用漫画作为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构图的基本规律。
-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录像,配以音乐,创造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授《外国雕塑欣赏》时,播放雕塑公园的录像,激发学生兴趣。
- 运用游戏化教学,如在《自己漫画像》课程中,组织接力画漫画肖像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升概括能力和创新表现。
2. **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奠定主体意识**:
- 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应结合实际生活,如在《外国雕塑欣赏》中,让学生通过肢体造型来体验雕塑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在《戏剧人生》中,提供材料让学生动手设计人物造型和服装,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锻炼了他们的设计技能和创造力。
3. **学、练结合,增强主体意识**:
- 美术课不仅要欣赏作品,还要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自己的漫画像》课程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教师起辅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 在《外国建筑欣赏》之后,组织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理想家园模型,这样不仅巩固了建筑欣赏的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空间布局和设计能力。
主体式教学模式在美术课中的运用,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巧,使美术课成为真正富有活力和趣味性的学习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