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升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学术繁荣和社会服务能力。2011年发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标志着这项工作的正式启动。该计划基于四个原则:解决当前矛盾、结合高校特点、提升质量和创新能力、以及政策协调与连续性,旨在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
【总体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到2020年,目标是基本建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供支撑,助力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
【主要任务】包括构建8个体系: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平台体系、科研项目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研究条件支撑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科研管理体系和学风建设体系。同时,还将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重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确保教材编写质量,加强教师培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普及。
2.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新建跨学科基地,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促进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
3.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通过重大专项和长期稳定支持,鼓励深度研究。
4. 应用对策研究,支持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项目,回应国家战略需求。
【解决方案】强调在科研创新机制、社会服务价值、育人功能、国际影响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政策引导和重点建设,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增强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旨在构建一个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环境,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通过实施这一计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望在国内外产生更大影响,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科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