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涉及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课程,涵盖了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等。本单元作业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系统开发过程、逻辑模型及不同类型的图表的理解。
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Structur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SADM)是一种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它强调严格定义需求和工作阶段,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开发周期较长,可能导致系统过时或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选择题中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开发周期过长(D项)。
在分析员的工作中,识别和列出的事件主要是外部事件,即来自系统外部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因素(A项)。内部事件、临时事件和状态事件也是需要考虑的,但不是分析员开始工作的首要任务。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是一个包含阶段与活动的项目管理框架,例如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D项)。逻辑模型是描述系统逻辑结构的一种方式,包括数据流图(DFD)、实体关系图(E-R图)和用例图等。其中,不属于逻辑模型的是结构图(C项),因为结构图通常用于描述系统组件之间的组织和相互关系,属于物理模型。
可用性需求描述了系统对用户友好性的要求,包括用户界面(A项)、响应时间(C项)和在线帮助(D项),而工作流程(B项)更多的是系统功能的一部分。
活动图(B项)是一种工作流图,用于描述用户活动及其顺序,而用例图表示了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顺序图和协作图则主要用于描述对象间的交互行为。
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字典(DD)包含了系统所需数据的描述,包括存储信息的事物和它们的关系(B项)。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种集成的企业管理系统,而客户关系管理(CRM)关注的是客户交互;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则是一种战略思想,旨在优化内部处理流程(D项)。
工具(A项)如CASE(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工具常用于帮助规划和完成系统部件的设计。需求分析阶段(A项)的目标是理解并详细描述用户需求,而设计阶段则进一步细化这些需求。
在结构化设计中,模块应设计为耦合松散和内聚度高,这是设计的基本原则(A项正确)。技术人员虽然不是最终用户,但他们对于技术需求的识别至关重要(A项正确),而分析员的角色则需要收集包括技术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A项正确)。
螺旋模型结合了瀑布模型的线性顺序和原型模型的迭代特性,不是高度结构化的(B项错误)。需求模型是逻辑模型的一种,它展示了系统功能而不涉及具体技术实现(A项正确)。数据流图能很好地表示数据流和控制流(A项正确),图形模型对于理解和表达复杂关系尤其有用(A项正确)。技术作为手段,用于实现特定系统的开发(A项正确)。
识别关键外部事件时,分析员确实需要从外部实体开始(A项正确)。系统需求描述了系统应执行的活动或过程(A项正确),是系统设计的基础。
以上是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单元作业1中涉及知识点的详细解释,涵盖了系统开发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