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解析
#### 一、选择题知识点解析
**1. 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 **知识点解析:**
- 个体生态学主要研究单个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 研究内容包括生物体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生物体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等。
**2.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 **知识点解析:**
- 景观生态学研究不同尺度上的景观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研究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如森林、草原、水域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 重点关注景观的空间格局和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
**3. “三基点”温度**
- **知识点解析:**
-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是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三个关键温度点。
- 最低温度:生物能够开始生长的最低温度。
- 最适温度:生物生长速度最快时的温度。
- 最高温度:生物能够维持生长的最高温度。
**4. 生物对温度变化的形态适应**
- **知识点解析:**
- 形态适应指生物通过改变自身的形态特征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 在本例中,溞通过夏季发育出发达的头盔来适应高温环境,冬季则减少这种结构以适应低温条件。
**5. 温带地区秋天树木落叶的主要原因**
- **知识点解析:**
- 日照长度的变化是影响温带地区树木落叶的关键因素。
- 随着秋季到来,日照时间变短,这会触发树木落叶的生理机制。
**6. PH值对作物有效性的影响**
- **知识点解析:**
- 在pH值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中,钙离子(Ca²⁺)容易与磷(P)结合形成难溶化合物,从而降低磷对作物的有效性。
- 因此,在这类土壤中种植作物时,需要注意补充磷肥以提高磷的有效性。
**7. 莲藕的传播方式**
- **知识点解析:**
- 莲藕的花托形成莲蓬,内部含有种子,通过水流进行传播。
- 这种结构使莲藕能够有效地利用水体进行种子的分散。
**8. 苍蝇数量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 **知识点解析:**
- 苍蝇数量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温度和湿度等。
- 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苍蝇繁殖,而寒冷干燥的环境则不利于其生存。
**9. 种内斗争**
- **知识点解析:**
- 种内斗争指的是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为了获取有限资源而发生的竞争。
- 在本例中,雄性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配偶权而发生争斗,属于种内斗争的一种形式。
**10. 竞争关系的物种**
- **知识点解析:**
- 竞争关系是指两种或多种生物为了获取相同的资源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 在农业环境中,作物与杂草之间常常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争夺同样的土壤养分和光照资源。
**11. 玉米螟卵块的分布模式**
- **知识点解析:**
- 随机分布意味着生物个体在整个空间中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 玉米螟卵块通常呈现出随机分布的模式,这意味着它们不会聚集在一起而是随机分布在田地中。
**12. 优势种与稀有种的作用**
- **知识点解析:**
- 稀有种虽然数量少,但它们对于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 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物种,它们的数量较多,但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一定占绝对优势。
- 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依赖于各种物种的相互作用,稀有种的多样性同样重要。
**13. 农业生产中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
- **知识点解析:**
- 间作套种是一种利用群落垂直分层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的农业技术。
- 通过在同一地块中种植不同高度的作物,可以更高效地利用阳光、水分和土壤养分等资源。
**14. 原生演替**
- **知识点解析:**
- 原生演替是指在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过程。
- 美国密歇根湖沙丘上的群落演替就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演替例子。
**15. 生态系统分析方法**
- **知识点解析:**
- 黑箱方法是指在不考虑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仅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数据来研究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的方法。
-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这种方法侧重于研究外部因素对系统整体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内部机制。
**16. 地质大循环的特点**
- **知识点解析:**
- 地质大循环涉及地球表面和内部物质的循环流动,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且形成闭合循环。
- 这些特点反映了地球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17. 维护自身平衡能力强的生态系统**
- **知识点解析:**
- 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结构,因此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干扰并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18. 网罩草地导致害虫增加的原因**
- **知识点解析:**
- 当用网将草地罩上后,原本的食物链被破坏,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导致数量激增。
**19. 我国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 **知识点解析:**
- 过度放牧是导致我国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 放牧过度会导致植被破坏,进一步加剧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现象。
**20. 上世纪30年代美国黑风暴产生的主要原因**
- **知识点解析:**
-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平原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黑风暴事件。
- 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开垦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导致土壤侵蚀严重,加上干旱气候,最终形成了黑风暴。
#### 二、填空题知识点解析
**1. 区域环境的特点**
- **知识点解析:**
- 农业生产是区域环境宏观规划分层的重要依据之一。
- 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同,会影响区域发展规划的方向和重点。
**2. 内环境的生理活动**
- **知识点解析:**
- 内环境是指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 生物体的内环境是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生长、代谢等)的基础场所。
**3. 长日照植物的发育**
- **知识点解析:**
- 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日照时间才能正常开花。
- 当长日照植物由南向北迁移时,日照时间变长,促进其提早开花;反之,则会延迟开花甚至不开花。
**4. 光周期现象与暗期的关系**
- **知识点解析:**
- 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来调节生长发育的现象。
- 相较于光照时间,暗期的长短对植物的光周期反应更为关键。
**5. “三北”防护林的建立时间**
- **知识点解析:**
-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
- 工程始于1978年,旨在防治沙漠化和改善生态环境。
**6. 种群增长模型中的K值含义**
- **知识点解析:**
- dN/dt=rN[(K-N)/K] 是Logistic增长模型公式。
- K代表环境容纳量,即在特定条件下种群可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 当N=K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种群的增长率为零,即停止增长。
**7. 微生物种群的季节性消长**
- **知识点解析:**
- 土壤微生物种群的数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 春季数量较少,逐渐增长;夏秋季数量最多;冬季数量最少,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消长。
**8. 他感作用**
- **知识点解析:**
- 他感作用是指同一种群内的个体相互之间产生的化学信号对彼此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现象。
- 例如,早稻不宜连作的原因就是由于这种他感作用。
**9. 生态位重叠**
- **知识点解析:**
- 当两个或多个生物种群共享相同的资源或环境条件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
- 生态位重叠可能导致种群间的竞争加剧。
**10. 生物对环境的反应**
- **知识点解析:**
-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环境。
- 这种生物对环境的反馈作用称为反应。
**11. 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
- **知识点解析:**
- 外因演替是指由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群落演替。
- 如森林砍伐后的恢复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外因演替。
**12. 草甸土壤的形成**
- **知识点解析:**
- 东北草甸土壤是由长期的草甸植被生长过程中形成的。
- 这类土壤富含有机质,质地较为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