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解析】
1.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核在分裂过程中会先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确保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2. 遗传物质: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它携带着生物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DNA会复制一份给新细胞,因此,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同。
3. 细胞分裂顺序:在细胞分裂时,通常是先进行DNA复制,然后是细胞质分裂,最后是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分裂完成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
4. 显微镜使用:选择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时,需要考虑放大倍数和观察的清晰度。在寻找较大范围的目标时,通常会选择较低的放大倍数。本题中,为了在众多细胞中找寻白细胞,应选择放大倍数适中,视野较宽的组合,即8×与10×。
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北方暴雪导致蔬菜缺乏光照停止生长,展示了环境如何影响生物。生物不能适应这样的极端环境条件,体现出环境的决定性作用。
6.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中,对比A、B两组草莓的根系生长,目的是研究某种因素(可能是甲壳素)对草莓生长的影响。实验前应记录初始数据,以便比较实验前后变化。
7. 食物链:食物链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起点通常是生产者,如草或植物,然后是消费者。正确表示食物链的选项是C,草→兔→狼。
8.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含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黄河作为整体,包含了多种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
9. 生物适应环境:雷鸟羽毛颜色变化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证。其他选项中,枯叶蝶伪装、变色龙变色和仙人掌的叶形变化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而蚯蚓活动改良土壤是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10. 组织类型:洋葱鳞片叶表皮具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
11. 实验变量:实验设计中通常有一个独立变量(实验处理),控制变量(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12. 食物链:食物链始于生产者,止于顶级消费者。正确的食物链为A,植物→虫→鸟。
13. 食物竞争:在同一生态位上的物种,如牛和羊,会争夺相同的食物资源,竞争最激烈。
14. 温室效应影响: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以及自然灾害增多。酸雨是空气污染的结果,不是温室效应的直接影响。
15. 遗传信息存储:多莉羊的实例证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是遗传控制中心。
16. 细胞学说: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7. 生命世界与无机自然界联系:生产者(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分解者则将死亡生物体分解回无机物质,两者起到连接作用。
18. 植物组织:潮州柑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提供储存养分的功能;“筋络”是输导组织,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19. 食物链破坏:实验区罩网后,鸟类无法捕食昆虫,昆虫数量增加,导致草叶被吃光。这是因为食物链被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失调。
20. 皮肤感觉:皮肤中含有神经组织,能感知疼痛、触觉等信息。
21. 生物定义:蘑菇、竹节虫和月季是生物,而石头是非生物。
22. 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3. 细胞功能: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都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于黑鹳来说,细胞同样是最基本的构成单元。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生物学中细胞分裂、遗传物质、生物与环境关系、显微镜使用、生态系统、生物组织类型、实验设计、食物链等多个方面,是六年级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