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 1997-2012 年中国 30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及IPCC 温室气
体排放清单指南估算碳排放量,结合 GDP 数据得出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并利用空间面板计
量模型,就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趋势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样本
区间内,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全域 Moran’s I 指数均为正值,且通过了 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
明我国省域的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省区和较低的省区均趋
于相邻。另外,碳排放强度全域 Moran’s I 指数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表明碳排放强度的集聚
程度趋于强烈。②能源禀赋对地区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源丰裕地区,倾向于利用
比较优势,发展能源开发、加工等能源依赖性强、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最终形成了高碳排放
的发展路径。能源禀赋对碳排放强度还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能源丰裕的地区在推高当地
的碳排放强度的同时,还会辐射到周边地区,并进一步影响全国的数据。受能源开采限制以及
国家政策等的影响,能源禀赋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有弱化的趋势。③技术进步各变量对我
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外商投资和科技经费投资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效
应,而人力资本和专利授权量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从时间趋势来看,技术进步各变量对碳排放
强度的影响均有所减弱,甚至出现由负向转为正向效应的情况。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技术无法
适应低碳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加大对教育及科技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节能
技术的扶持,以发挥技术溢出效应,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2009)统计数据,2007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成为
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的经济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加之城
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将会加剧经济增长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1],使我国面临更大的减
排压力。就此,中国政府于 2009 年首次提出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到 2020 年,我国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GDP)CO2 排放量(碳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40%-45%,并将约束性指标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不均衡性,我国碳排放存
在显著的省际和区域差异。为实现减排目标,中国必须充分考虑碳排放的空间特征,针对性地
出台相应的产业和能源政策,才能公平有效地降低社会经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2-4]。
评论0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