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基础知识章节考点主要集中在旅游与旅游业的核心概念、历史发展、旅游者的特性、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及媒介等方面。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解释:
1. **旅游定义**:旅游指的是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地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这一活动在本质上属于人类的文化活动,具有消费、休闲和社会文化属性。
2. **旅游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综合性是旅游的主要特征。旅游者在旅行中通常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基本活动。
3. **旅游分类**:按政治地理标准,旅游可分为国际旅游(跨越国界)和国内旅游(在同一国家内)。旅游的历史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特点。
4. **产业革命影响**: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改变了工作性质,催生了工人阶级,科技进步则促进了交通方式的改进,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5. **近代旅游起点**: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的首次集体旅行标志着近代旅游的开始,而1845年他创立的托马斯库克公司则是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6. **现代旅游发展**:现代旅游的迅猛增长得益于交通条件改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政府推动。大众旅游的出现标志着旅游和旅游业进入了现代阶段。
7. **中国旅游史**:秦始皇、司马迁、法显、玄奘、鉴真、徐霞客等在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旅游角色。中国最早的旅行社成立于1923年,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1949年的厦门华侨服务社。
8. **旅游活动主体**:旅游活动由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大要素构成。旅游者在其中居于核心位置,具备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是成为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9. **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激发旅游行为的内在心理驱动力。旅游者的选择往往受到个人兴趣、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
10.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包括自然和人文资源,必须具备激发旅游动机、可利用性和经济效益。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根据2003年的分类标准,共分为8大主类、31亚类和155种基本类型。
11. **旅游业特点**: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旅游业具有综合性、服务性、劳动密集性和脆弱性,对社会有正面影响,如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
12. **旅游媒介**: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负责旅游者的空间位移和提供住宿服务。各种交通方式和不同等级的饭店(如星级饭店)各有优缺点,适应不同旅游需求。
13. **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由产品生产者、使用者和产品与价格构成。狭义的旅游市场通常指客源市场,可按国境分为国内和国际,国际旅游市场还可细分为出境和入境市场。世界旅游市场主要分为六大区域。
这些知识点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的重点,考生应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