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电子元器装置件基本基础知识.ppt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础,其发展历程从最早的真空管到现代的半导体晶体管,经历了重大变革。本讲将探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真空管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1. **真空管时代** - **爱迪生效应**:1883年,托马斯·爱迪生在尝试改进白炽灯时,发现灯丝在高温下会发射电子,这就是著名的爱迪生效应。这一发现为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真空二极管**: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弗莱明基于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它由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组成,可以实现电流的单向传导,是最早的电子开关和整流器。 - **真空三极管**:1906年,李奥纳多·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栅极,形成了真空三极管,实现了电流的放大,被誉为“电子放大器”的先驱。 - **真空管的改进**:早期真空管因真空度不足导致寿命短,随着技术进步,1910年,德国的哥德发明了分子泵,提高了真空度,真空管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包括四极管、五极管等。 2. **半导体晶体管的崛起** - **半导体概念**:1835年,麦克斯韦发现了半导体的不对称导电现象,随后布拉温和硒整流器的出现进一步揭示了半导体的单向导电性。 - **晶体二极管**:1940年,人工制造的纯锗和硅晶体被用于制造晶体二极管,这些二极管在广播接收器中作为检波器使用。 - **PN结的发现**:1949年,威廉·肖克莱提出了p-n结理论,即在半导体中掺杂不同类型的杂质形成p型和n型区域,这为结型晶体三极管的发明铺平了道路。 - **晶体管的诞生**:1947年,巴丁、肖克莱和布拉顿在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点接触晶体管,1948年申请专利,并于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p-n结的优越性**:结型晶体管相比点接触晶体管性能更优,很快在电子行业中普及,尤其在1959年平面工艺的发明后,晶体管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取得了显著进展。 3. **集成电路与微小型化** - **集成电路**:1959年,仙童公司的杰克·基尔比发明了平面工艺,开启了集成电路的时代。通过照相、制版、光刻和印刷工艺,能够在单个晶片上制造多个晶体管,大幅提升了电路的集成度。 - **微小型化进程**:从1950年代的几个毫米电极,到1963年,同样的面积上可以容纳125个晶体管,线宽降至20-30微米。晶体管的微型化使得电子设备体积大大减小,性能大幅提升。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力量,从真空管到半导体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每个阶段都推动了电子工业的革新。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现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也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剩余39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0
- 资源: 2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