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39.50协议的关键知识点 #### 1. Z39.50协议简介 - **标准的起源**:Z39.50协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ISO)制定,旨在为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机构提供一种通用的、标准化的信息检索方法。该协议最初是为了满足图书馆之间共享目录的需求而设计的。 - **相关机构**:主要由NISO负责制定和维护,并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可。 - **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发展,包括1986年的初始版本,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 **版本间的关系**:新版本通常会保留旧版本的核心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特性和改进。 #### 2. 信息检索服务机制 - **初始化机制**:用于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确定通信参数等。 - **搜索机制**:允许用户通过特定的查询语句检索数据库中的信息。 - **检索机制**:获取搜索结果的具体内容。 - **结果集删除机制**:允许删除不再需要的搜索结果,释放资源。 - **浏览机制**:支持用户在数据集合中进行导航和浏览。 - **分类排序机制**:提供对检索结果按不同标准进行排序的功能。 - **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某些资源。 - **记帐/资源控制机制**:记录用户的活动,以便进行计费或其他资源管理操作。 - **解释机制**:帮助客户端理解服务器端提供的数据格式。 - **扩展服务群机制**:支持定制化服务和功能扩展。 - **终止机制**:关闭连接,结束会话。 #### 3. Bib-1属性集 - **Bib-1属性集**:是Z39.50协议中用于描述文献元数据的一组属性,涵盖了作者、标题、出版信息等关键信息。 #### 4. Z39.50的特点 - **优点**: - 标准化程度高,支持跨库检索。 - 功能强大,支持复杂的查询和检索需求。 - 开放性好,支持多种数据库。 - **缺点**: - 协议复杂度较高,学习曲线陡峭。 - 实现成本相对较高。 - 性能方面可能不如专门优化的检索引擎。 #### 5. Z39.50协议的应用模式 - **协议机制介绍**:详细介绍了Z39.50协议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 **常见支持Z39.50协议的应用系统**:列举了如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学术数据库等常见应用场景。 - **应用系统结构**:探讨了基于Z39.50协议的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原则。 - **应用开发**:提供了开发基于Z39.50协议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技术建议。 - **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Z39.50协议在数字图书馆中的角色**:讨论了Z39.50协议如何帮助构建高效的数字图书馆体系。 - **Z39.50软件介绍**:介绍了几个流行的Z39.50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工具。 #### 6. ZING(Z39.50 International: Next Generation) - **SRW (Search/Retrieve for the Web)**:SRW协议是在Z39.5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网络检索协议,旨在解决Z39.50的一些局限性,如更好的网络兼容性和更灵活的数据交换格式。 - **CQL (Common Query Language)**:CQL是一种用于描述检索请求的语言,它简化了查询语法,提高了查询效率。 - **ZOOM**:ZOOM提供了一种基于Java的API,用于开发Z39.50应用程序。 - **ZeeRex (Z39.50 Explain, Explained and Re-Engineered in XML)**:ZeeRex利用XML技术重新设计了Z39.50的解释机制,增强了互操作性和灵活性。 - **eZ39.50-XER over SOAP**:这是一种将Z39.50协议封装到SOAP消息中的方式,使得Z39.50可以通过Web服务进行交互。 以上内容涵盖了Z39.50协议的基本概念、工作机制以及相关的技术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Z39.50协议本身,也有助于在实际场景中应用和开发相关技术。
- 粉丝: 1
- 资源: 1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