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无害化处理率虽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方式进行处理。卫生填埋是主流方法,约占处理总量的72%,但与国外相比,在沼气回收和渗滤液处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焚烧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目前占比约25%,且有大型化趋势,但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运营仍需改进。好氧堆肥因效果不理想和臭气问题逐渐退出主流。
餐厨垃圾处理是难点,因其含水率高,处理技术尚未成熟。国家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了试点建设,主要采用厌氧消化技术,但因国内外垃圾成分差异,引进的国外技术存在局限性。国外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等已将垃圾处理转向资源化,通过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方式最大限度回收资源,并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同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然而,我国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垃圾性质与国外不同,无机物和不可燃、不可堆腐成分较多;二是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低,设施安全隐患大,部分城市在设施建设中忽视污染控制;三是填埋场管理不规范,仍有随意堆放现象,未完全实现安全填埋。此外,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改善这一状况,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推广垃圾分类,提升处理技术,强化污染控制设施,同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例如针对餐厨垃圾的本土化处理技术。同时,通过经济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