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出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这篇文章通过讲述陈尧咨射箭与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熟能生巧。文章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词汇。
陈尧咨,字永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他的善射闻名于世,对此他自视甚高,常以射箭技艺自夸。一次,他在家中的园圃练习射箭,卖油翁无意间看到了这一幕。卖油翁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表现出崇拜,而是冷静地观察,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认可。这引发了陈尧咨的不满,他认为卖油翁轻视了他的射箭技术,两人的对话充满了张力。
卖油翁以他的酌油技巧回应了陈尧咨的质疑,他将铜钱覆盖在葫芦口上,然后慢慢倒入油,油穿过铜钱孔却没有沾湿铜钱,以此展示熟能生巧的道理。他告诉陈尧咨,他的射箭技术也是因为长时间的练习而达到的熟练程度。卖油翁的从容和自信,与陈尧咨的傲慢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章中,“善”、“自矜”、“释”、“睨”等词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变化。陈尧咨的“自矜”揭示了他的自负,而卖油翁的“睨之”和“微颔之”则表现出他的稳重和谦逊。在词义的理解上,“无他,但手熟尔”表明,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达到精通。
课文通过详略得当的叙述,突出了卖油翁的酌油技艺,以此来阐述“熟能生巧”的主题。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略作描写,是为了强调卖油翁的技艺和他所传达的哲理。文章陈尧咨在事实面前无言以对,只能尴尬地让卖油翁离开,这反映了他心态的变化,从起初的傲慢到接受并认同卖油翁的观点。
故事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即使拥有出众的技艺,也应该保持谦逊,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领域有所长,而我们应该学习卖油翁的谦逊态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面对他人的长处,我们应该心怀敬意,而不是傲慢无礼。
在想象的情境中,卖油翁走后,陈康肃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傲慢和无知,从而更加尊重别人的技能,也许他会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的其他方面,不再仅依赖射箭技艺来获得别人的赞赏。这种转变不仅会让他成为更好的人,也可能会让他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体,赢得更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