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地质条件复杂、地耐力较低的区域,其重要性更为凸显。本设计方案针对古县西山鸿兴煤业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原煤仓工程,该工程地基主要由页岩、碎石、泥渣、河卵石、沙和粉砂构成,地质疏松且含水量高,因此采用机械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础结构,以增强稳定性。
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桩孔定位、复核轴线定位验收、钻机就位、制备泥浆,直至混凝土浇筑。其中,泥浆的稠度和粘度控制至关重要,通常需保持在1.2~1.3g/cm³之间,以确保钻孔过程中孔壁的稳定。清孔阶段,需采用泥浆导管循环清渣,孔底沉渣厚度需控制在100mm以内。钢筋笼的放置要求垂直精确,保护层厚度为50mm,防止塌孔。混凝土灌注时,采用225mm直径的刚性导管进行水下浇筑,确保导管连接密封,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80~200mm,连续浇筑以防止中断。
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强化技术管理,严格图纸审查和规范施工,以及落实岗位责任制。从原材料到混凝土配合比,每一步都需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过程中无质量问题。此外,对桩基础施工的监控,如垂直度、孔径的定时测量,以及混凝土灌入量的实时监测,都是保证桩体质量的关键。
水下浇筑混凝土灌注桩的事故预防与处理是施工安全的重点。塌孔、缩径、断桩等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地质条件、钻孔工艺、护壁质量、钢筋笼定位、混凝土配置等。因此,需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对策,例如,通过严格的清孔工艺减少桩底沉渣,合理控制导管深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且速度适宜,以避免因混凝土初凝引发的问题。
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的实施要求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精细的操作流程,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以预防事故、保障工程质量为目标,以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