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2023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展望.docx
1.该资源内容由用户上传,如若侵权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79 浏览量
2023-09-30
23:31:22
上传
评论
收藏 26KB DOCX 举报
温馨提示


试读
7页
2023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展望.docx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2023 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各位尊敬的投资者以及合作伙伴,大家下午好。很快又到了年中,在这里我很高兴和大家交流一下近期我们对宏观经济和大类
资产的一些想法。
回顾今年上半年,很多事情对我们过去认知的常识产生了挑战。年初对宏观交易主题普遍有两个共识,一是中国经济复苏,二
是美国经济放缓。半年之后,大家都开始怀疑这样的判断是否正确。对中国经济而言,从一季度的乐观到二季度的悲观,甚至
已经形成长期衰退的预期,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经济却表现出超出市场预期的韧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反思
之前的宏观判断在方向上是否犯错,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现实和预期出现了偏离。
中国:下一个日本?
首先,从中国开始讲起。最近两个月,关于中国是不是会成为 90 年代的日本,是否会进入到一个长期通缩的经济下行状态,成
为非常热的话题。辜朝明先生的《大衰退》最近也多次被提及,他也在其他的会议场合谈到了对中国的看法。我自己也抽了时
间好好读了这本书,并对中国当下的情况和日本 90 年代的情况做了一些类比,我有一些不一样的结论。
仔细比较 90 年代的中国和日本,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我基本的看法是,中国不太可能重复日本 90 年代的历史。日本 91 年房价
见顶,96 年房屋的新开工面积见顶,经济增速在这两个时间段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关于日本大家谈的比较多的是,在 90
年代出现了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导致私人部门持续去杠杆,经济长期陷入低迷。
在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个问题,什么叫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把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衰退和资产负
债表的衰退混为一谈。比如当下中国企业盈利下降,居民的失业率上升,居民不愿意买房,甚至提前还款,这些现象放在任何
正常的市场化经济主体都可以算是经济衰退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些衰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衰退有什么不同?日本的房价和股市都在 1990 年前后见顶,在 90 年之前居民部门和企
业部门都在疯狂的加杠杆。比如,当时的老百姓和企业在大量举债的同时也在大量的购买房产、土地和股票,持有了很多价格
极易波动的资产。正常经营的企业举债通常会去做资本开支或生产设备更新,不太可能大量的购买资产。所以,在泡沫破灭之
后,日本所经历的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资产价格出现了暴跌,企业出现了资不抵债。即使企业的盈利还可以,
但是这些盈利要还过去大量的举债,没有办法做研发和资本开支。辜朝明先生谈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日本把借贷利率
降到 0 附近,企业仍然在不停地还债。这违背了一般的金融原理,通常我们认为市场的供需关系都是可以靠价格来调节的,供
需会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需。如果只是企业的盈利不佳,或者居民的收入放缓,只需要持续降低利率,降到足够
低的位置,与企业的盈利回报和居民的收入现金流重新匹配,都能刺激出新的融资需求。但是日本企业当时无论资金成本多低,
都坚持还债,而且在持续降低债务的同时,资产负债率反而是上升的。发生这种事情的源头是因为大量的存量资产缩水,造成
了只能依靠收入这样的流量不停地弥补已经形成的资产和债务之间的巨大缺口。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它的一
个典型的特征是资产价格出现暴跌。
日经在 90 年代跌了 70%,土地价格下跌了 50%。当时日本企业持有的土地以及相互交叉持股的股权,占整个企业资产的比例达
到了 30%以上,这些资产和企业的主营业务没有太大关系。对比一下现在中国的企业,很难想象中国的企业会将 1/3 的资产用
于购买不动产和股权投资。
资源评论


产品经理自我修养
- 粉丝: 153
- 资源: 6063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