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解决各种计算问题至关重要。在本PPT课件中,主要讨论了第四章“串”的相关概念和操作,包括串的定义、存储结构以及基本操作的实现。
串是字符型线性表,可以理解为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序列。串的长度表示字符的数量,空串是没有字符的串,子串是从主串中抽取的连续字符子序列。串的大小比较通常基于字符的ASCII值,如果首字符相同,则比较第二个字符,直到分出大小。两串相等的条件是长度相同且对应位置的字符都相等。
串的基本操作包括Assign(赋值)、Create(创建)、Delete(删除)、Length(获取长度)、Concat(连接)、Substr(子串提取)、Index(查找索引)、Replace(替换)和Insert(插入)。例如,Assign用于给串分配新的值,Create用于创建一个新的串,Delete可以删除串中的某个部分,Length返回串的长度,Concat将两个串合并为一个新串,Substr用于提取指定位置和长度的子串,Index在主串中查找子串的首次出现位置,Replace替换串中特定位置的字符,Insert则在指定位置插入字符。
串的存储结构主要有两种:顺序存储结构和动态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通常使用数组实现,如C语言中的`char str[MAXLEN]`,其中`MAXLEN`为预设的最大长度。动态存储结构包括链表结构(如块链结构)和堆结构。链表结构中,每个节点包含一个字符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堆结构则使用指针和字符数组相结合的方式,如`sstring`和`hstring`结构。
在顺序存储结构下,模式匹配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如`Index`函数用于查找子串`t`在主串`s`中的首次出现位置。这个函数的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下是O(m·n),其中m和n分别为子串和主串的长度。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KMP(Knuth-Morris-Pratt)算法,它通过构造next数组来避免不必要的回溯,使得模式匹配的时间复杂度降低到O(m+n)。
KMP算法的核心在于next数组,它记录了模式串中每个位置的前缀和后缀的最大公共长度。例如,对于模式串`abcaca`,next数组是`[0, 1, 2, 0, 1, 3, 0]`。在匹配过程中,当当前字符不匹配时,不是回溯到主串的起始位置,而是根据next数组的值跳过不匹配的字符,继续进行匹配。
数据结构与算法中的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的操作和存储方式对程序设计和效率有着直接影响。理解串的概念、基本操作以及高效的匹配算法,是提升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开发者能够更好地处理文本数据,实现诸如搜索、替换、模式识别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