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规范训练:第16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DOC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知识点详解】 1. 水循环的过程与应用: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和径流四个环节。文中提到的荒岛求生训练中利用水循环获取淡水的方法,涉及到了蒸发(沙中水分受热蒸发)、降水(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上冷却凝结成水滴)和径流(水滴落入容器并通过取水管取出)。但未体现水汽输送,即水蒸气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2. 太阳辐射与水循环的关系: 获取淡水的效率与太阳辐射强度有关。日间太阳辐射最强,膜上气温升高,蒸发作用加强,凝结的淡水最多,因此,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中午前后。 3. 海水淡化技术的限制因素: 文中提到的方法因受气温影响大、占地面积广、效率低,尚未成为广泛使用的海水淡化方式。这表明在实际应用中,技术经济性和效率是制约海水淡化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 4. 科技发展对能源的影响: 科技进步使得能源种类不断增加,能源消耗结构日趋多样化,但并不能改变非可再生能源的本质,它们依然是有限的。同时,科技进步并未显著提高所有能源的蕴藏量,反而可能加速某些资源的枯竭。 5. 中国能源利用问题: 中国能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分布不均,消费与生产地区不平衡,人均能源占有量低,且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产值能耗高。此外,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农村地区仍大量使用传统生物质燃料。 6. 地震烈度与地质构造关系: 地震基本烈度受地质构造影响,台湾地震基本烈度东部大于西部,这是因为东部靠近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地震活动强度大。 7. 地震活动与板块边界: 台湾东部地震基本烈度最高,是因为该地区接近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相互挤压造成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 8. 中国洪水频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洪水频度在中国表现出东部高于西部,河流中下游高于上游,南方高于北方,平原高于山区的特征,这与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9. 减轻洪灾的工程措施: 为减轻洪灾损失,可以采取建设水库等水利工程,调节径流量,缓解洪涝压力。而植树种草、修筑梯田和平整土地属于生态和农业措施,对于洪水的直接防控作用相对较小。 这些内容涵盖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太阳辐射对水汽蒸发的影响、海水淡化技术的限制、科技进步与能源利用的关系、中国能源问题的现状、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的联系、以及洪水频度的空间分布和防洪工程措施等多个地理知识领域。
- 粉丝: 3
- 资源: 1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