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分为物质危险源和能量危险源,如易燃易爆物质、深基坑、电梯井等。重大危险源则是指一旦失控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危险源,其划分依据危险物质的数量、性质以及可能造成的事故等级。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规定,重大危险源被分为四级:一级至四级分别对应可能造成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例如,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在建设工程中,重大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挖孔桩、起重吊装、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深基坑和危险品库房等。
危险源辨识是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的,如检查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是否存在符合GB18218-2009标准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或者判断是否属于《危险源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作业条件评价法(D=LEC)也是常用的辨识工具,当评估结果表明存在显著危险时,应采取措施改进。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当开挖深度超过3米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就需要特别关注。此外,土方开挖、模板工程、起重吊装、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等都属于这一类别。例如,模板工程中,高度超过5米或跨度超过10米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就属于重大危险源。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地质条件复杂),需要编制更详细的安全专项方案。起重吊装工程中,单件起重量超过100kN的作业也应视为高风险。
在实际施工中,对这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定期安全检查、设置警示标志、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建立应急救援预案等。通过这些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法规、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全面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目标,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