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 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高频滤波器设计 .pdf


-
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高频滤波器设计 ,张智欣,逯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的高频C-Band带通滤波器设计方法。由此得到的滤波器实测结果,通带中心(5.2GHz)插入损��
山国武技记文在 阻抗值通常应大于 。然而对于具有高阻抗值的振器来说,串联谐振频率 以下的奇生模式也会相应增强,由此产生的通带波动会导致通带插入损耗变差。为了避免通 带恶化情况的出现,需要将每一个串联支路上的谐振器等效地分离为两个相互串联 谐振器,且分离后的谐振器面积为原先面积的两倍,这样保证分离前后每一个串 联支路具有相同的电学阻抗值。由于谐振器的面积增大,整个滤波器的功率容量和非线性特 征也公有所改善。 HL■HFHH 滤波器电路原理图 滤泼器的仿真结果如图所示。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该滤波器通带具 有较低的插入损耗,中心频率 处的插入损耗小于 。同时滤泼器具有较好的带 外滚降特性,在 和 处带外抑制均达到:这些带外频率点距离中心频点 仅为 ,但是插入损耗由盲接降至,带外抑制性能良好。 -2. -14 9-18 5指55 5.185155 且21525题5 2 454危47484555.152535455557585s eg, GHz 图滤波器的仿真结果通带示意图宽带示意图 山国武技记文在 前面介绍了滤波器的等效电路设计过程,但是通常仅由原理电路设计结果来预 测滤波器实际性能是不够充分的。因为实际环境中包含了理想电路中不涉及的各种电磁寄生 干扰和耦合效应,而这些效应会对设计结果有较大影响。实际的滤波器电路是工作在一个时 变的电磁场中的,组成滤波器的谐振器之间会产生寄生电感或寄生电容:与此同时,并联谐 振支路用于接地的键合线之间也会存在电磁耦合现象。这些寄生因素会导致滤波器性能发生 较人改变,尤其是对其阻带抑制有较大影响。基于以上原因,在进行高频 滤波器设 计时,我们选择使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进行模拟。通过三维电磁仿真我们可以得刭接近实际 环境的仿真结果,并通过调整各项参数使得寄生效应的影响达到最小。如图所示为 的三维电磁仿真模型。相应的电磁仿真结果如图所示 图 滤波器电磁仿頁模型 实验及测试结果 在以上理论分析及仿真电路的基础上,我们实际加工制作了一个外形尺寸为 的 带通滤波器芯片,并通过键合线方式将其装配在评估板上进行测试,如图 所示。由探针对该带通滤波器测试所得的参数曲线如图所示。 图泥波器装配示意图 山国武技记文在 e simulation data Measured data freq, GHZ -1.5 -1.8 可2. 2 24 5.165.175.185.195205.215225.23524 free, GH.2 图 滤波器测试结果实际测试与电磁仿真图形对比通带测试结果 红色曲线为滤波器电磁仿真结果,綠色曲线为滤波器双端囗测试结果。可以看到两者吻 合较好。测试结果显示,滤波器通带插入损耗峰值为 其带宽为 比设 计值略窄,但是足够满足温度变化引起的频率漂移范围。滤泼器阻带抑制在 和 处均达到,这与电磁仿真预计的结果是相符合的。 外加电容实验 文本还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整滤波器传输零点来改善阻带特性的方法。在滤波器两个并联 支路之间增加一个电容元件,如图所示,可以使得滤波器通带左侧的两个传输零点相互靠 近。实验中通过选择一系列不同容值的电容进行仿真,并得到相应的频率响应如图所示。 其中红色,蓝色,粉色,紫色曲线对应的电容人小分别为 和 这种通过外加电容来移动传输零点的方法和通过改变键合线长短来移动传输零点的方 法是不同的。改变键合线长短会使得滤波器的所有传输零点向同一方向移动,而不是相互靠 近。所以实际中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调芍滤波器阻带抑制方面事半功倍 山国武技记文在 工H■HH Capacitor Element 图增加电容后的 滤波器电路原理图 C=0 C=0.I2pF C-U.I9pF C=0.22pF Notch 2 Notch Moving directions 4.04.24.44.64.85.0525.456586.0 freq, GH 图增加电容后的 滤波器仿具曲线 仿真中我们验证了该外加电容在移动传输零点方面的作用,实验中在将 滤波器 芯片装配到评估板上之后,需要在芯片旁边增加一个封装形式为的贴片电容,容值为 并通过键合线将其与滤波器芯片进行电连接,如图所示。滤波器增加电容前后 的性对比曲线如图所示。可以明显看到,增加电容后的滤波器曲线中,通带左侧的两个 传输零点相互靠近,并最终合在一起。 图增加电容后的滤波器装配图 山国武技记文在 Filter without capacitor Filter with capacitor 15 6-45 55 fre g, GHz 图增加电容后的滤波器性能对比图 结论 本文详细阐述了种基于谐振器的中心频率为 的高频滤波器的设计 制造及测试方法。实测结果通带中心频率插入损耗小于,带外抑制大于 ,且测 试数据与三维电磁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另外,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在滤波器两个并联支路之间 引入一个外加电容来改善阻带特性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滤波器阻带调整方面具有一定 灵活性 参考文献

21.90MB
JDK 1.7API帮助文档
2014-05-25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 7 API Documentation DRAFT ea-b59
422KB
论文研究-新型共振隧穿薄膜微加速度计的研究 .pdf
2019-08-16新型共振隧穿薄膜微加速度计的研究,张文栋,胡杰,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GaAs基压阻式共振隧穿微加速度计结构,该微加速度计的压敏元件采用AlAs/In0.1Ga0.9As双势垒共振隧穿纳米薄膜结构. 加
279KB
论文研究-沟道层金属成分对In-Zn-O薄膜晶体管器件性能影响研究 .pdf
2019-08-18沟道层金属成分对In-Zn-O薄膜晶体管器件性能影响研究,姚绮君,李曙新,采用脉冲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制备和研究了铟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优良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器件其场效应迁移率大于15 cm2/Vs以上,开关
735KB
论文研究-碲化铅薄膜特性研究 .pdf
2019-08-15碲化铅薄膜特性研究,刘倩,牟强,本文用布里奇曼法以高纯碲(99.9%)和经过5次提纯的铅合成了Pb49Te51晶体,以其为原料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Pb49Te51薄膜,并对薄膜的显微��
396KB
论文研究-钴硅化物薄膜的快速淀积外延生长的原子模型模拟 .pdf
2019-08-15钴硅化物薄膜的快速淀积外延生长的原子模型模拟,石浩,于民,钴硅化物作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接触等应用而收到关注。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模拟CoSi2薄膜的快速淀积外延(RDE)试验的方法。模型采用�
266KB
论文研究-基于多层薄膜结构色散性波分复用器的研究 .pdf
2019-08-16基于多层薄膜结构色散性波分复用器的研究,温凯,黄永清,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波长选择复用器。从一维周期光子晶体出发,研究了其超棱镜效应并探讨了这种结构作为波长探测器的优缺点
346KB
论文研究-基于PI湿敏薄膜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湿度传感器 .pdf
2019-08-18基于PI湿敏薄膜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湿度传感器,吴钊,王葵如,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聚酰亚胺(PI)湿敏薄膜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湿度传感器,通过对比实验进行分析研究,着眼于优化和提高此种�
464KB
论文研究- PECVD薄膜颗粒缺陷研究和改善 .pdf
2019-08-18PECVD薄膜颗粒缺陷研究和改善 ,王铁渠,黄其煜,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PECVD工艺中,经常会遇到薄膜颗粒缺陷问题。本论文总结了PECVD 中薄膜颗粒的类型和形成原因以及改善方法。PECVD��
500KB
论文研究-膜厚对ITO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的影响 .pdf
2019-08-18膜厚对ITO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的影响,蔡昕旸,王新伟,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式在浮法玻璃衬底上制备了立方多晶铁锰矿结构的ITO薄膜。为了实现ITO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波长的可
301KB
论文研究-加载BST薄膜的寄生贴片功能研究 .pdf
2019-08-18加载BST薄膜的寄生贴片功能研究,朱典全,童玲,借助于钛酸锶钡BST(Barium Strontium Titanate)铁电薄膜的介电可调性,在一单元微带贴片天线适当位置处加载BST薄膜,研究了BST薄膜介电常��
740KB
论文研究-基于心冲击信号的睡姿识别.pdf
2019-09-08研究证明,睡眠质量与睡姿有着密切关系,不良的睡姿甚至会加剧多种疾病的潜在风险。为了更精准地进行睡眠健康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心冲击(BCG)信号的睡姿模式识别算法,使用非接触、无干扰的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BCG信号,在腰腹部采集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4种睡姿信号,经小波变换降噪等预处理后提取基于J波的特征值,设计并比较基于神经网络和KNN的睡姿识别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睡眠识别算法的平均正确识别率为93%,KNN算法为84%,因此基于BCG信号的神经网络睡姿识别算法可以广泛用于睡眠监测应用。
548KB
论文研究-基于硬磁薄膜材料的GMI传感器偏置磁场分布模拟研究 .pdf
2019-08-18基于硬磁薄膜材料的GMI传感器偏置磁场分布模拟研究,黎俊乔,晋芳,由于GMI效应对磁场敏感的对称性特点,在传感器设计中,通常引入偏置磁场的方法来提高GMI传感器的灵敏度。而采用硬磁薄膜材料作为GMI
672KB
论文研究-基于ANSYS的LiTaO3薄膜红外探测器热分析 .pdf
2019-08-24基于ANSYS的LiTaO3薄膜红外探测器热分析,谢明君,黄大贵,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LiTaO3薄膜热释电红外探测器进行热分析,改变敏感元绝热层的厚度,绝热层的热导率,基底的厚度及衬底材料�
399KB
论文研究-半导体ZnO薄膜晶体管 .pdf
2019-08-19半导体ZnO薄膜晶体管,姚绮君,李德杰,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射频溅射ZnO材料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在器件有源层制作中通过气氛控制、添加栅网屏蔽等方法改善器件性能。最终
477KB
论文研究-基于LAPS的铜离子薄膜传感器研究 .pdf
2019-08-16基于LAPS的铜离子薄膜传感器研究,胡卫军,,采用Cu2 选择电极的硫属玻璃敏感材料,结合脉冲激光沉积技术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特点,在光寻址电位传感器表面上沉积了对Cu2 敏感的
1.40MB
论文研究-薄膜生长初期的计算机模拟 .pdf
2019-08-15薄膜生长初期的计算机模拟,孔蕴婷,唐吉玉,本文利用 Monte Carlo方法对薄膜生长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模型针对粒子的沉积、吸附及粒子的扩散等过程,研究了生长温度,生长时间对
532KB
论文研究-Ⅵ/Ⅲ族源输入摩尔比对氧化镓薄膜结晶质量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pdf
2019-08-16Ⅵ/Ⅲ族源输入摩尔比对氧化镓薄膜结晶质量和光学特性的影响,冯艳彬,夏晓川,本文利用低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高纯氧气和三乙基镓为反应源,在不同氧源和镓源摩尔比(Ⅵ/Ⅲ比)条件下,在c面蓝宝�
564KB
论文研究-AZO薄膜电阻特性研究 .pdf
2019-08-16AZO薄膜电阻特性研究,杨家棚,端木庆铎,采用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制备AZO薄膜。本文主要研究了ZnO循环百分比和退火时间对AZO薄膜电阻的影响,以及不同组�
-
下载
2019-2025年中国内衣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pdf
2019-2025年中国内衣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pdf
-
下载
2019-2025年中国桶装饮用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pdf
2019-2025年中国桶装饮用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pdf
-
下载
2019-2025年中国青春小酒(白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pdf
2019-2025年中国青春小酒(白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pdf
-
下载
2019-2025年中国商业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pdf
2019-2025年中国商业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pdf
-
下载
2019-2025年中国学校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pdf
2019-2025年中国学校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pdf
-
下载
CRT-310-004(C#2010).rar
CRT-310-004(C#2010).rar
-
下载
短线买入卖出的66个信号72--.pdf
短线买入卖出的66个信号72--.pdf
-
下载
2020-2025年中国文娱IP衍生行业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pdf
2020-2025年中国文娱IP衍生行业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pdf
-
下载
2019-2025年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pdf
2019-2025年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pdf
-
下载
Tutorial on event-based vision.pdf
Tutorial on event-based vision.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