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的工程设计技术.pdf


-
DCS的工程设计技术

47.32MB
3DCS CATIA V5_Helpmanual_7401.pdf
2019-12-20LabVIEW是一种程序开发环境,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研制开发,类似于C和BASIC开发环境,但是Lab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著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Lab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G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 LabVIEW软件是NI设计平台的核心,也是开发测量或控制系统的理想选择。 LabVIEW开发环境集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快速构建各种应用所需的所有工具,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解决问题、提高生产力和不断创新。 [1]
42.27MB
深入浅出西门子PCS7.pdf
2020-01-18西门子 SIMATIC PCS 7 系统是现代 DCS 的一个实例(分布式控制系统),它采用了当前的LAN (局域网) 技术、 久经考验的西门子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和现场总线技术。 整个系统由大量的西门子硬件组件组成,包括仪表、执行机 构、模拟和数字信号模块,控制器、通讯处理器、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等。所有硬件组件由 PCS 7 软件工具支持和组态。 软件系统高度地满足了各种工业场所不同自动化任务的设计、组态和调试方面的要求,如化工,石化,制药,水处理和 电厂等行业。
45.0MB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 第2版(孙洪程,李大宇编)Part1
2012-01-09内容简介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第2版)》是一本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的入门教材,是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的本科教材。书中以计算机类控制工具(DCS、FCS、PLC)为主,讲述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的整体情况。由于一些中小自动化项目还有采用常规仪表的,所以仍然保留了这些内容的介绍。书中内容包括过程控制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的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与相关专业的协调关系等内容;讲述了控制方案的确定原则、图例符号及控制方案的表达、自控设备的选择原则与自控设备的表达方法。关于工程实施中的问题,书中讲述了控制系统的连接、电缆敷设、仪表供电与供气、液位与流量测量的计算、调节阀口径的计算等内容。最后简要介绍了自控工程验收等相关内容。《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第2版)》在内容编排上仍然以工程设计的问题为主线介绍相关的设计内容,优先介绍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工程表达和设计文件的绘制(编制),同时适当介绍了老设计体制。书中的工程表达方法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兼顾一些工程界的习惯表达。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第2版)》可作为过程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过程控制工程设计教材,也可作为过程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23.59MB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 第2版(孙洪程,李大宇编)Part2
2012-01-09内容简介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第2版)》是一本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的入门教材,是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的本科教材。书中以计算机类控制工具(DCS、FCS、PLC)为主,讲述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的整体情况。由于一些中小自动化项目还有采用常规仪表的,所以仍然保留了这些内容的介绍。书中内容包括过程控制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的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与相关专业的协调关系等内容;讲述了控制方案的确定原则、图例符号及控制方案的表达、自控设备的选择原则与自控设备的表达方法。关于工程实施中的问题,书中讲述了控制系统的连接、电缆敷设、仪表供电与供气、液位与流量测量的计算、调节阀口径的计算等内容。最后简要介绍了自控工程验收等相关内容。《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第2版)》在内容编排上仍然以工程设计的问题为主线介绍相关的设计内容,优先介绍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工程表达和设计文件的绘制(编制),同时适当介绍了老设计体制。书中的工程表达方法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兼顾一些工程界的习惯表达。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第2版)》可作为过程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过程控制工程设计教材,也可作为过程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2.95MB
和利时:LK系列大型PLC选型样本.pdf
2019-10-10和利时:LK系列大型PLC选型样本pdf,LK系列PLC是和利时公司在总结十五年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几千套工程项目实施经验基础上推出的适用于中、高性能控制领域的产品。相对传统PLC而言,LK系列PLC充分融合了DCS和PLC的优点,采用了高性能的模拟量处理技术,小型化的结构设计,开放的工业标准,通用的系统平台,使产品不仅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而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佳的开放性和易用性。
7.50MB
和利时(HOLLiAS)LK大型PLC选型样本.pdf
2019-09-22和利时(HOLLiAS)LK大型PLC选型样本pdf,和利时(HOLLiAS)LK大型PLC选型样本:LK大型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和利时公司在总结十多年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几千套工程项目实施经验基础上推出的适用于中、高性能控制领域的产品。相对传统PLC而言,LK可编程控制器充分融合了DCS和PLC的优点,采用了高性能的模拟量处理技术,小型化的结构设计,开放的工业标准,通用的系统平台,使产品不仅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而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佳的开放性和易用性。
1.30MB
ABB PLC AC500 PROFINET IO总线扩展.pdf
2019-09-17ABB PLC AC500 PROFINET IO总线扩展pdf,ABB PLC AC500 PROFINET IO总线扩展 :本文档用于指导实现 AC500 系列CPU 通过Profinet 总线扩展分布式IO。该例程为用于培训目的的简单样例,不可直接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150KB
opc 技术在dcs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pdf
2010-05-26什么是OPC?OPC (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是一个工业标准,它是许多世界领先的自动化和软、硬件公司与微软公司合作的结晶。这个标准定义了应用Microsoft操作系统在基于PC 的客户机之间交换自动化实时数据的方法。管理该标准的组织是OPC基金会。该基金会的会员单位在世界范围内超过220个。包括了世界上几乎全部的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和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供应商。OPC基金会的先驱——一支由Fisher-Rosemount、Rockwell软件公司、Opto 22、Intellution和Intuitive Technology公司组成的“特别工作组”——在经过一年工作后,开发出一个基本的、可运行的OPC规范。简化的第一阶段的标准在1996年8月发布。 随着1997年2月Microsoft公司推出Windows95支持的DCOM技术,1997年9月新成立的OPC Foundation对OPC规范进行修改,增加了数据访问等一些标准,OPC规范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OPC是基于Microsoft公司的Distributed Internet Application (DNA)构架和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技术的,根据易于扩展性而设计的。OPC规范定义了一个工业标准接口,这个标准使得COM技术适用于过程控制和制造自动化等应用领域。 OPC是以OLE/COM机制作为应用程序的通讯标准。OLE/COM是一种客户/服务器模式,具有语言无关性、代码重用性、易于集成性等优点。OPC规范了接口函数,不管现场设备以何种形式存在,客户都以统一的方式去访问,从而保证软件对客户的透明性,使得用户完全从低层的开发中脱离出来。 OPC的效率从OPC标准的制定到现在已历经了5年的时间。在这过去的5年中,众多业界领先的制造商已开发了多种OPC服务器和客户机应用。在实际工程中也历经了多方面的测试和考验。以瑞士的TetraPak为例,其基于OPC服务器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保证了对超过500个数据点的更新时间为200毫秒。
3.99MB
ABB_symphony_功能码手册_中文版.pdf
2021-03-16ABB公司symphony DCS系统的工程师站组态用功能码中文手册,原版为composer组态软件的帮助文件(英文版),后由电力集团牵头,各厂分工组织翻译集合而成。
9.71MB
SIMATIC-PCS7-标准培训(官方教程).pdf
2020-01-18西门子 SIMATIC PCS 7 系统是现代 DCS 的一个实例(分布式控制系统),它采用了当前的LAN (局域网) 技术、 久经考验的西门子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和现场总线技术。 整个系统由大量的西门子硬件组件组成,包括仪表、执行机 构、模拟和数字信号模块,控制器、通讯处理器、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等。所有硬件组件由 PCS 7 软件工具支持和组态。 软件系统高度地满足了各种工业场所不同自动化任务的设计、组态和调试方面的要求,如化工,石化,制药,水处理和 电厂等行业。
75.74MB
Visual C++数据采集与串口通信测控应用实战.田敏(带详细书签) PDF 下载 高清 完整版
2018-01-24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Visual C++(简称VC++)开发测控程序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内容包括在VC++工程中调用ActiveX控件和DLL动态链接库等开发板卡数据采集与控制程序,以及在VC++工程中利用MSComm控件调用API函数等方法开发串口通信程序。每种程序设计方法都提供了多个设计操作,每个设计都提供了线路图、详细的任务实现方法和完整的程序代码,所有代码均编译通过,并经过实际测试。 书中提供的典型测控应用实例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读者可以按步骤去实现VC++的各种测控功能。实践操作性强是本书的特色。 本书内容丰富,论述深入浅出,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高等院校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测控仪器等专业学生以及从事计算机测控系统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第1章 计算机测控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含义与工作原理 1.1.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含义 1.1.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任务和特点 1.2.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任务 1.2.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特点 1.3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 1.3.1 硬件组成 1.3.2 软件组成 1.4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分类 1.4.1 按功能分类 1.4.2 按设备形式分类 1.5 计算机测控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 1.5.1 面向机器的语言 1.5.2 高级语言 1.5.3 组态软件 第2章 Visual C++程序设计基础 2.1 Visual C++工程开发步骤 2.1.1 建立新工程项目 2.1.2 设计程序界面 2.1.3 添加成员变量 2.1.4 添加自定义成员函数 2.1.5 添加消息函数 2.1.6 添加程序其他代码 2.1.7 保存应用程序 2.1.8 编译运行应用程序 2.2 Visual C++的内部控件 2.2.1 静态控件CStatic 2.2.2 编辑框控件CEdit 2.2.3 按钮控件Cbutton 2.2.4 列表框控件CListBox 2.2.5 组合框控件CComboBox 2.2.6 滚动条控件CscrollBar 2.2.7 滑块控件CSlideCtrl 2.2.8 进度条控件CProgressCtrl 2.2.9 标签控件CTabCtrl 2.2.10 列表视图控件CListCtrl 2.3 ActiveX控件 2.3.1 ActiveX控件的添加 2.3.2 常用的ActiveX控件 2.4 控制语句 2.4.1 顺序语句 2.4.2 选择语句 2.4.3 循环语句 2.4.4 其他控制语句 第3章 基于板卡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3.1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组成 3.1.1 硬件子系统 3.1.2 软件子系统 3.1.3 系统特点 3.2 数据采集卡概述 3.2.1 数据采集卡的产生 3.2.2 数据采集卡的输入与输出信号 3.2.3 数据采集卡的类型 3.2.4 数据采集卡的性能指标 3.3 PCI-1710HG多功能板卡的安装 3.3.1 PCI-1710HG多功能板卡介绍 3.3.2 用PCI-1710HG多功能板卡组成的测控系统 3.3.3 PCI-1710HG板卡设备的安装 3.3.4 PCI-1710HG板卡设备的测试 3.4 Visual C++与数据采集 3.4.1 概述 3.4.2 ActiveDAQ控件的安装 3.4.3 ActiveDAQ控件说明 3.5 数据采集卡的编程方式 3.5.1 软件触发方式 3.5.2 中断传输方式 3.5.3 DMA数据传输方式 3.6 在Visual C++环境下建立ActiveDAQ应用工程 第4章 数据采集与控制程序设计典型实例 4.1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入程序设计 4.1.1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入程序设计目的 4.1.2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入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4.1.3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入程序硬件线路 4.1.4 设计任务 4.1.5 任务实现 4.2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出程序设计 4.2.1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出程序设计目的 4.2.2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出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4.2.3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出程序硬件线路 4.2.4 设计任务 4.2.5 任务实现 4.3 基于板卡的开关量输入程序设计 4.3.1 基于板卡的开关量输入程序设计目的 4.3.2 基于板卡的开关量输入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4
61.0MB
C/C++串口通信典型应用实例编程实践.(电子工业.曹卫杉)
2016-06-04书名:《C/C++串口通信典型应用实例编程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曹卫杉) PDF扫描版,全书共分10章,共316页。 内容介绍 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目前流行的三种不同类型的C/C++语言(包括C++ Builder、Visual C++和LabWindows/CVI)开发串口通信(也称为串行通信)程序进行了阐述。 基础篇简单介绍了C/C++语言实现串口通信需要的基本知识;应用篇通过PC与PC、PC与单片机、PC与智能仪器、PC与PLC、PC与GSM短信模块、PC与远程I/O模块等典型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C/C++语言利用MSComm控件、API函数实现串口通信的程序设计方法。每个实例的设计任务同时采用C++ Builder、Visual C++和Labgrmdows/CVI实现。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文字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实践应用为主,突出程序设计,重在功能实现,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测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等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计算机测控系统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学习C/C++串口通信编程技术的参考书。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 串口通信基础 1.1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串口通信及其标准 1.3 串口通信调试 第2章 C/C++编程语言与串口通信 2.1 串行通信控件MSComm 2.2 API函数 2.3 线程 2.4 LabWindows/CVI串口通信函数 应用篇 第3章 PC与P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3.1 设计说明 3.2 任务实现 第4章 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4.1 设计说明 4.2 任务实现 第5章 PC与智能仪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5.1 设计说明 5.2 任务实现 第6章 PC与PL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6.1 设计说明 6.2 任务实现 第7章 PC与GSM短信模块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7.1 设计说明 7.2 任务实现 第8章 PC与读卡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8.1 设计说明 8.2 任务实现 第9章 PC与智能仪器构成的DCS程序设计 9.1 设计说明 9.2 任务实现 第10章 PC与远程I/O模块构成的DCS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0.5MB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宽带无线数字通信
2009-12-21【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宽带无线数字通信 【ISBN】7-5053-7667-5 【出版发行项】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9 【格 式】超星转成的pdf 【页数】 411页 【作者简介】 Andreas F. Molisch,奥地利的维也纳理工大学通信与射频工程学院移动通信系的副教授,合编著有《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等。 【本书简介】 本书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深入的介绍。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本书除了介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外,还介绍了最新的学术前沿及技术进展。这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技术参考书,适用于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研究所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录】 第一部分 宽带系统引论 第1章 基础知识 1. 1 什么是宽带系统 1. 2 发展历史 参考文献 第2章 当前及未来的宽带系统 2. 1 DECT和PHS 2. 2 GSM/DCS-1900 2. 3 IS-136 2. 4 IS-95 2. 5 W-CDMA 2. 6 HIPERLAN-II 参考文献 第3章 无线移动信道 3. 1 平衰落信道 3. 2 时间色散信道:直观描述 3. 3 时间色散信道:系统理论描述 3. 3. 1 确定性解释 3. 3. 2 随机性解释 3. 4 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 WSSUS 假设 3. 4. 1 广义平稳 WSS 3. 4. 2 非相关散射 3. 4. 3 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 WSSUS 3. 4. 4 WSSUS系统函数的一些特例 3. 5 表达时间色散信道的参数 3. 5. 1 延迟扩展和相关带宽 3. 5. 2 延迟窗口和干扰比 3. 5. 3 总结 3. 6 时间色散信道模型 3. 6. 1 抽头延时线模型 3. 6. 2 COST 207模型 3. 6. 3 Hashemi-Suzuki-Turin模型 3. 7 含有角度色散的模型 参考文献 第4章 概述 第5章 展望 5. 1 各种方法的比较 5. 2 未来的发展 5. 2. 1 自适应天线 5. 2. 2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5. 2. 3 多用户检测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非均衡系统 第6章 为什么要研究非均衡系统 参考文献 第7章 系统模型 7. 1 发射机 7. 1. 1 相移键控 7. 1. 2 频移键控 7. 2 信道 7. 3 接收机 7. 3. 1 相干和非相干解调 7. 3. 2 PSK和CPFSK的差分检测 7. 3. 3 GP FSK的鉴频器检测 7. 4 同信道干扰的处理 参考文献 第8章 固定抽样的计算方法 8. 1 一般考虑 8. 1. 1 符号序列的平均 8. 1. 2 经典接收机的分析 8. 1. 3 接收信号的相关特性 8. 2 蒙特卡洛 MC 模拟方法 8. 2. 1 计算概述 8. 2. 2 文献评论 8. 3 高斯变量二次型 QFGV 方法 8. 3. 1 有关公式 8. 3. 2 文献评论 8. 4 高斯矢量问角度 ABGV 方法 8. 5 相关矩阵特征值方法 8. 6 群延迟方法 8. 6. 1 文献评论 8. 7 差错域方法 8. 8 等效信道模型方法 8. 9 其他方法:文献评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固定抽样的结果 9. 1 调制. 信道和接收机的影响 9. 2 CPFSK 9. 2. 1 文献评论 9. 3 FSK 9. 4 相干检测PSK 9. 5 差分检测PSK 9. 5. 1 文献评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 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和接收机结构 10. 1 部分比特检测 10. 2 非线性鉴频器 10. 3 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 参考文献 第11章 自适应抽样 11. 1 盲自适应抽样 11. 2 具有训练序列的自适应抽样 11. 3 具有训练序列的同步 参考文献 第12章 天线分集 12. 1 天线分集的分类 12. 2 高斯变量二次型 QFGV 方法 12. 2. 1 文献评论 12. 3 差错域方法 12. 4 阴影信道中的分集 12. 5 采用固定抽样的分集结果 12. 6 采用自适应抽样的分集结果 参考文献 第13章 综述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采用固定抽样的比特差错宰计算公式 A. 1 高斯变量二次型 QFGV 方法的解 A. 2 高斯矢量间角度 ABGV 方法的解 A. 3 差错域方法的解 参考文献 附录B 第二部分的字母表 第三部分 单载波非扩频数字调制的均衡技术 第14章 预备知识 14. 1 引言 14. 2 信号模型 14. 2. 1 发送信号 14. 2. 2 无线信道 14. 2. 3 接收滤波和抽样 14. 2. 4 整个链路的参数和符号 14. 2. 5 信道参数化 参考文献 第15章 最佳判决准则 15. 1 最佳化 15. 2 当信道冲激响应 CIR 是已知值时的检测度量 15. 2. 1 ML序列检测器 15. 2. 2 联合界 15. 2. 3 MAP比特及符号检测器 15. 2. 4 匹配滤波器的界 15. 2. 5 平衰落 FF 信道的分析 15. 3 当信道冲激响应 CIR 是估计值时的检测度量 15. 3. 1 ML序列检测器 15. 3. 2 联合界 15. 3. 3 MAP比特及符号检测器 15. 3. 4 匹配滤波器的界 15. 4 当信道冲激响应 CIR 是平均值时的检测度量 15. 4. 1 ML序列检测器 15. 4. 2 联合界 15. 4. 3 MAP比特及符号检测器 15. 4. 4 再谈匹配滤波器的界 15. 4. 5 平衰落 FF 信道的分析 参考文献 第16章 均衡算法 16. 1 当信道冲激响应 CIR 是已知值时的均衡 16. 1. 1 基于维特比算法的MLSD 16. 1. 2 减少复杂度的序列检测 16. 1. 3 判决反馈均衡器 16. 1. 4 线性均衡器 16. 1. 5 平衰落信道上的分集接收 16. 1. 6 MAPBD/MAPSD:前向-反向算法 16. 1. 7 降低复杂度的符号检测 16. 2 当信道冲激响应 CIR 是估计值时的均衡 16. 2. 1 估计方法 16. 2. 2 采用信道估计的均衡器 16. 2. 3 逆滤波器 16. 2. 4 在平衰落 FF 下采用基于参考的信道估计均衡策略 16. 3 当信道冲激响应 CIR 是平均值时的均衡 16. 3. 1 新息接收机 16. 3. 2 平衰落 FF 时的其他均衡策略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正交频分复用 第17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18章 OPDM的传输技术 18. 1 发射机 18. 2 接收机 18. 3 采用软脉冲成形的多载波系统 参考文献 第19章 同步 19. 1 帧和时间同步 19. 2 载波频率同步 参考文献 第20章 调制 20. 1 不采用差分编码 20. 2 采用差分编码 参考文献 第21章 解调 21. 1 不采用差分调制的相干解调 21. 1. 1 信道估计 21. 2 采用差分调制的非相干解调 21. 3 准相干解调 参考文献 第22章 信道编码 22. 1软输出解调 22. 1. 1 相干 22. 1. 2 非相干 22. 1. 3 准相干 22. 2 比特度量 22. 3 多层次编码 22. 4 编码OFDM系统的′性能 22. 4. 1 系统参数 22. 4. 2 结果 参考文献 第23章 OFDM信号的幅度限制 23. 1 文献的建议 23. 1. 1 插入冗余度 23. 1. 2 校正OFDM信号 23. 2 限带的附加校正函数 23. 2. 1 有限长度的附加校正函数 23. 2. 2 综合性能增益 23. 2. 3 关于复杂性 参考文献 第24章 OFDM信号的过滤 24. 1 设计参数的选择 24. 2 通过预畸变减少比特差错率 24. 3 关于复杂性 24. 4 采用附加校正和滤波的OFDM系统 第25章 采用领域均衡的OFDM-CDM和单载波传输 25. 1 一种多载波CDM系统的原理 25. 2 传输系统的结果 25. 2. 1 动态信号包络 25. 2. 2 计算复杂性 25. 2. 3 同步 25. 2. 4 性能 25. 3 概念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码分多址 第26章 码分多址基础 26. 1 引言 26. 2 扩频概念 26. 3 码分多址原理 26. 4 CDMA网络设计要点 26. 4. 1 假设 26. 4. 2 折中 26. 4. 3 码的选择 26. 4. 4 性能 26. 4. 5 设计改证 参考文献 第27章 传统的瑞克接收机 27. 1 瑞克接收机的功能 27. 2 单链路CDMA通信的瑞克行为 27. 3 多小区CDMA网络的瑞克行为 参考文献 第28章 高级瑞克接收机结构 28. 1 原理 28. 2 常盲接收 28. 3 自适应接收机 28. 4 性能 参考文献 第29章 扩频带宽和选择分集的重数对瑞克接收的影响 29. 1 引言 29. 1. 1 瑞克接收机 29. 1. 2 选择式瑞克接收机 29. 1. 3 已有的工作 29. 1. 4 选择式瑞克合并的分析框架 29. 2 系统模型 29. 2. 1 信号和信道模型 29. 2. 2 匹配前端处理器 MFEP 29. 2. 3 匹配前端处理器 MFEP 输出的统计特性 29. 3 选择式瑞克接收机 29. 4 选择式瑞克接收机的性能分析 29. 4. 1 虚拟路径技术:主要思想 29. 4. 2 虚拟路径域变换 29. 4. 3 合并器输出信噪比的均值及方差 29. 4. 4 虚拟瑞克结构的差错概率分析 29. 5 特例 29. 5. 1 单路径接收机 29. 5. 2 全瑞克接收机 29. 6 数值举例 29. 6. 1 均值和方差 29. 6. 2 符号差错概率 29. 7 总结和说明 参考文献 第30章 码的捕获 30. 1 引言 30. 2 分析工具:信号流图法 30. 3 CDMA系统的码捕获:准同步系统 30. 4 CDMA系统的码捕获:异步系统 参考文献 第31章 码的跟踪 31. 1 基带全时间超前-迟后跟踪环 31. 2 全时间超前-迟后非相干跟踪环 31. 3 T型抖动超前-迟后非相干跟踪环 31. 4 多径衰落对延迟锁定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2章 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 32. 1 信道参数的确定 32. 2 基于子空间的方法 32. 2. 1 估计信号子空间 32. 2. 2 信道估计 32. 3 附加文献 参考文献 第33章 CDMA网络的容量 33. 1 引言 33. 2 系统模型 33. 3 性能分析:CDMA系统容量 33. 4 多径信道:远近效应和功率控制 33. 5 多径:瑞克接收机和干扰抵消 33. 6 干扰抵消:非线性多用户检测器 33. 7 近似 33. 8 中断率 33. 9 示例 参考文献 附录A 匹配前端处理器输出的相关函数 A. 1 慢变化信道假设 A. 2 非相关散射假设 A. 3 广义平稳信道假设 参考文献 附录B 线性代数和矩阵代数 B. 1 定义 B. 2 特殊矩阵 B. 3 矩阵运算和公式 B. 4 定理 B. 5 矩阵的特征函数 附录C 符 号 术语表
24.17MB
液压系统PLC控制实例精解
2016-01-29液压系统PLC控制实例精解 本书以液压系统应用实例形式编写,旨在突出基本应用,特别注重反映液压系统PLC控制分析及设计方法上的具体实施与操作。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液压系统设计基础知识,第二~第五章分别以不同行业液压系统中的PLC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液压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原理、电气控制原理及系统技术特点。为避免千篇一律,各案例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本书可供各行业从事液压控制系统设计、制造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工作人员参阅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参考书和有关单位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液压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节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第二节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1.1MB
IEC61131-3标准
2003-11-19IEC 61131-3标准包括两部分:编程和变量。编程部分描述了两个重要模型:IEC 软件模型和通讯模型。变量定义了编程系统中需要的的数据类型。 IEC61131-3是当今世界第一个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提供标准化编程语言 的国际标准。此前,国际上没有出现过有实际意义、为制定通用的控制语言而开展的标准化 活动。这显然是注意到由于DCS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控制装置在发展进程中过于专有化,给用户带来的大量不便。这个标准将现代软件的概念和现代软件工程的机制与传统的PLC编程语言成功地结合,又对当代种类繁多的工业控制器中的编程概念及语言进行了标准化。它为可编程控制器软件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工业控制软件技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编程语言的标准化便没有今天 PLC走向开放式系统的坚实基础。为了使标准的规定适用于广泛的应用范围,又能为 PLC制造厂商所接受和支持,IEC61131-3规定了二大类编程语言即文本化编程语言和图形化编程语言。前者包括指令清单语 言(IL)和结构化文本语言(ST);后者则有梯形图语言(LD)和功能块图语言(FBD)。在 标准的文本中没有把顺序功能图(SFC)单独列入编程语言,而是将它在公用元素中予以规范。这就是说,不论在文本化语言中,或者在图形化语言中,都可以运用 SFC的概念、句法 和语法。但习惯上也把它叫做另一种编程语言。 这五种编程语言都是依据工业控制的基本元器件及由其构成的网络或电路,采用某种在计算机上仿真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功能而形成的。梯形图(LD)语言是将并行动作的机电元件(诸如继电器触点和线圈、定时器、计数器等)网络加以模型化。功能块图(FBD)语言 则是将并行动作的电子元件(诸如加法器、乘法器、移位寄存器、逻辑运算门等)的网络予以模型化。而结构化文本(ST)语言将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如在通用的高级语言 Pascal 中的使用数值算法)予以模型化。指令表(IL)语言却是将汇编语言中控制系统的低层编程 予以模型化。顺序功能图(SFCs)将时间驱动和事件驱动的顺序控制设备和算法模型化。 值得注意的是,IEC 61131-3 允许在同一个 PLC中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允许程序开发人员对每一个特定的任务选择最合适的编程语言,还允许在同一个控制程序中其不同的程序模 块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制。这些规定妥善继承了 PLC发展历史中形成的编程语言多样化的现实,又为 PLC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
下载
新世纪评级-2019年城投债发行情况和市场表现分析-2020.pdf
新世纪评级-2019年城投债发行情况和市场表现分析-2020.pdf
-
下载
瑞银--香港商业地产:评估COVID-19的潜在影响-2020.4.pdf
瑞银--香港商业地产:评估COVID-19的潜在影响-2020.4.pdf
-
下载
投中统计:一季度沪深两市IPO数量规模双夺冠,港股IPO规模较同期缩水近三成-投中-202004精品报告2020.pdf
投中统计:一季度沪深两市IPO数量规模双夺冠,港股IPO规模较同期缩水近三成-投中-202004精品报告2020.pdf
-
下载
世界经济轮坛-供应链的区块链包容性部署:第6部分–区块链互操作性框架(英文)-2020.pdf
世界经济轮坛-供应链的区块链包容性部署:第6部分–区块链互操作性框架(英文)-2020.pdf
-
下载
中国的数据中心正迅速扩张精品报告2020.pdf
中国的数据中心正迅速扩张精品报告2020.pdf
-
下载
中国城市货运车辆应用与公共治理实践行业研究白皮书精品报告2020.pdf
中国城市货运车辆应用与公共治理实践行业研究白皮书精品报告2020.pdf
-
下载
在线招聘行业研究报告-TalkingData-2020.pdf
在线招聘行业研究报告-TalkingData-2020.pdf
-
下载
新居住研究报告:数字服务,合作互融-贝壳研究院-202004精品报告2020.pdf
新居住研究报告:数字服务,合作互融-贝壳研究院-202004精品报告2020.pdf
-
下载
网络切片分级白皮书-中国移动+华为-202003精品报告2020.pdf
网络切片分级白皮书-中国移动+华为-202003精品报告2020.pdf
-
下载
信通院-“互联网+2B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报告(2020年)-2020.pdf
信通院-“互联网+2B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报告(2020年)-2020.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