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MyEclipse中创建Servlet,以及使用HttpServlet类的优势。创建一个名为“myservlet”的Web应用是开始的步骤。MyEclipse会自动生成`WEB-INF`目录,其中包含`lib`目录和`web.xml`文件。`web.xml`文件是部署描述符,它定义了Web应用的结构和行为。
在创建Servlet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让Servlet类直接继承Servlet的抽象基类`GenericServlet`,并覆盖`service()`方法。然而,更为常见且推荐的做法是继承`HttpServlet`,因为`HttpServlet`是专为处理HTTP请求设计的,它扩展了`GenericServlet`,并提供了额外的HTTP协议特定的方法,如`doGet()`和`doPost()`。
在MyEclipse中创建Servlet时,默认会选择`HttpServlet`作为父类。例如,创建名为`SecondServlet`的Servlet,MyEclipse会自动将其设置为继承自`HttpServlet`。这允许我们只需关注重写`doGet()`和`doPost()`方法,而无需直接操作`service()`方法。`HttpServlet`的`service()`方法会检查请求类型,并分别调用相应的`doGet()`或`doPost()`。
在MyEclipse的向导中,可以选择生成`web.xml`文件的映射,这简化了配置过程。设置包括`Servlet/JSP Class Name`(对应`servlet-class`标签)、`Servlet/JSP Name`(对应`servlet-name`标签)和`Servlet/JSP Mapping URL`(对应`url-pattern`标签),这将定义Servlet的对外访问路径。完成向导后,MyEclipse会在`web.xml`文件中自动添加相应的配置。
对于Servlet的内容,MyEclipse会创建一个模板,包括一些注释和示例代码。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需要删除这些模板代码,仅保留核心的`doGet()`和`doPost()`方法。如果需要在单个方法中处理GET和POST请求,可以利用`HttpServletRequest`的`getMethod()`方法来检查请求类型。
关于Servlet源码的查看,由于MyEclipse可能未包含Servlet API的源代码,有两种获取途径:一是从Sun/Oracle官网下载Servlet API源码,二是从Apache Tomcat官网下载Tomcat源码,其中包含了Servlet API的源代码。下载后,可以在MyEclipse中关联这些源码,以便于查看和理解`HttpServlet`类的内部实现。
在MyEclipse中创建Servlet时,利用`HttpServlet`类可以更高效地处理HTTP请求。通过MyEclipse的向导功能,可以快速设置Servlet的映射和配置,从而简化开发流程。同时,了解和利用`HttpServlet`提供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编写更加灵活和高效的Servlet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