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的Struts2框架中,拦截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每一个Action请求都会在一系列拦截器的内部进行处理。拦截器的功能类似于web.xml文件中的Filter,能够拦截用户的请求,通过拦截用户的请求来实现对页面的控制。拦截器是在Struts-core-2.2.3.jar中进行配置的,而原始的拦截器则是在struts-default.xml中配置的,里面包含了拦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Struts2的拦截器功能类似于Servlet过滤器。在Action执行execute方法之前,Struts2会首先执行struts.xml中引用的拦截器,如果有多个拦截器,则会按照定义顺序依次执行,在执行完所有的拦截器的interceptor方法后,才会执行Action的execute方法。因此,自定义拦截器时,需要实现com.opensymphoy.xwork2.interceptor.Interceptor接口,并重写以下三个方法:void destroy(),void init(),以及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这表明,拦截器的生命周期由Struts2框架管理,包括初始化、销毁和拦截方法的调用。 在struts.xml配置文件中,可以配置拦截器以使用特定功能。通常在<package>标签内添加拦截器元素,并将拦截器关联到相应的class文件。拦截器在执行action前会被执行。例如,可以通过在struts.xml中添加如下配置来实现拦截器: ```xml <package name="testLogin" namespace="/" extends="struts-default"> <!-- 拦截器 --> <interceptors> <interceptor name="myInterceptor" class="com.interceptor.MyInterceptor"></interceptor> </interceptors> <action name="demo" class="com.action.LoginAction"> <result name="error" type="redirect">/error.jsp</result> <result name="success">/success.jsp</result> <result name="checkError">/checkSession.jsp</result> <interceptor-ref name="myInterceptor"></interceptor-ref> <interceptor-ref name="defaultStack"></interceptor-ref> </action> </package> ``` 在上述配置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Interceptor的拦截器,并将其注册为Java类MyInterceptor,该类位于com.interceptor包中。同时,定义了相应的action,这个action在执行前会首先执行myInterceptor拦截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拦截器类MyInterceptor的实现示例: ```java package com.interceptor;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Context;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Invocation;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Interceptor; public class MyInterceptor implements Interceptor { // 初始化方法 public void destroy() { // 释放资源操作 } // 初始化方法 public void init() { // 初始化操作 } // 拦截方法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 // 执行前的预处理逻辑 String result = invocation.invoke(); // 执行后的后处理逻辑 return result; } } ``` 上述代码中,MyInterceptor类实现了Interceptor接口并重写了三个必须的方法。在intercept方法中,通过ActionInvocation参数获取了当前Action的执行上下文,并在Action执行前后分别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逻辑的编写。 由于文档的OCR扫描可能引入错误,我们在实际编码时应确保代码的准确性,包括包名、类名、方法签名等,以及遵循良好的编程习惯,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使用Struts2框架中的拦截器特性,以便更灵活地控制Web应用的行为和流程。





















剩余7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2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2014年度福建省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网络继续教育培训班测试题.doc
- CAD图层、块和剖面线.ppt
- 施工组织设平坏准锹100429A1GCWG施工组织设计交底aspanclass=.docx
- 2019上半年软件设计师下午真题及答案.doc
- 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表.docx
- 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ppt
- 解决创维E750A连接网络更精彩方法--创维8A07-软件升级说明.doc
- 操作系统第三章总复习题答案.doc
- 高中数学知识点网络图-PPT.pptx
- CAD填充图案及使用方法.doc
- 1-云计算复习题.pdf
- 第2章-中望CAD设置.doc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二级建造师.ppt
- 让U盘自带杀毒软件-保护系统安全.ppt
- 通信业务合作协议范本.doc
- 高级办公软件实验报告格式.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