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股市场中动量效应难寻踪迹
动量效应是指过去收益较高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具有相对较好的收益。
动量效应普遍存在于国外的股票市场中,但在 A 股市场中,动量效应却难寻踪
迹。众所周知,无论是短端涨跌幅因子还是长端涨跌幅因子,在 A 股市场均呈
现为显著的反转效应。虽然长端涨跌幅因子的反转效应有所衰减,但依然显著。
⚫ 涨跌幅因子的切割
传统研究基于时间维度对长端涨跌幅因子进行了切割。以 6 个月涨跌幅-1 个月
涨跌幅为例,因子 IC 均值仅为-0.002,整体上切割效果不佳。
我们从交易行为维度出发,给出了基于日度振幅的涨跌幅因子切割方案。切割后
的两部分因子分别呈现出显著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结论上,基于日度振幅的
涨跌幅因子切割方案,能够从长端涨跌幅中切割出有效的动量因子。
⚫ 切割得到的动量因子表现稳健
我们分析了不同交易活跃程度下,涨跌幅因子的动量反转特性。测试结果显示,
低振幅水平下涨跌幅因子呈现动量效应,高振幅水平下涨跌幅因子呈现反转效
应,并且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分布和强度具有不对称性。
基于涨跌幅因子的内在结构,切割得到的动量因子动量效应显著,IC 均值为
0.036,ICIR 值为 1.31。在全区间内,切割得到的动量因子多空表现稳健,因子
的分组收益呈现单调排列,且多头组合超额收益优势较为显著。
⚫ 切割得到的动量因子在沪深 300 样本表现优异
我们测试了切割得到的动量因子在沪深 300 样本空间中的表现。选股能力方面,切
割得到的动量因子 IC 均值为 0.051,ICIR 值为 1.04,选股能力显著。多头组合收益
方面,多头组合相对同期沪深 300 指数超额收益率显著,并且在全区间内超额表现
稳健。
⚫ 风险提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市场未来可能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