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最全交换机路由器参数性能及设备选型.doc
1.该资源内容由用户上传,如若侵权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55 浏览量
2021-10-08
18:19:40
上传
评论
收藏 1.39MB DOC 举报
温馨提示


试读
64页
最全交换机路由器参数性能及设备选型.doc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 .
附录一:交换机的性能参数和使用选型
4.1 交换机性能参数
交换机参数是使用者用来衡量交换机用途、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任何一个网络在施工之前都必须经严格
的论证,论证的过程就包括网络拓扑构造的分析,节点设备功能确实定等环节;其中设备功能确实定主要
是根据该网络的业务要求而确定,也就是能常所说的设备选型,而选购者也就是根据交换机相应的性能参
数来选购所需设备。例如该网络用户需要满足的最小带宽、用户节点数量、是否支持远程网络管理、该交
换机有多少个扩展槽、支持那些网络协议、是否支持 、端口数量等等。
4.1.1 根本参数
根本参数是设备选型时的主要参考标准,通常从这些参数中就能了解该设备的主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建
网要求等,例如我们需要购置一台支持网管功能的第三层千兆企业级模块化以太网交换机,这些参数年中
就标明了设备类型。主要类型参考如下。
1.设备类型
交换机的分类标准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根据网络覆盖围分
局域网交换机和广域网交换机。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交换机、 交
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
〔〕根据交换机应用网络层次划分
企业级交换机、校园网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桌机型交换机。
〔〕根据交换机端口构造划分
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根据工作协议层划分
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
〔〕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
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理型交换机。
- .word.zl.

- .
2.交换方式
目前交换机在传送源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时通常采用直通式交换、存储转发式和碎片隔离方式三种数据包
交换方式。目前的存储转发式是交换机的主流交换方式。
〔〕、直通交换方式〔〕
采用直通交换方式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穿插的线路矩阵交换机。它在输入端口检
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
入与输出穿插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由于它只检查数据包的〔通常只检查
个字节〕,不需要存储,所以切入方式具有延迟小,交换速度快的优点。所谓延迟〔〕是指
数据包进入一个网络设备到离开该设备所花的时间。
它的缺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数据包容并没有被以太网交换机保存下来,所以无法检查所传送的数
据包是否有误,不能提供错误检测能力;第二,由于没有缓存,不能将具有不同速率的输入/输出端口直
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如果要连到高速网络上,如提供快速以太网〔 !-〕、 或
连接,就不能简单地将输入/输出端口“接通〞,因为输入/输出端口间有速度上的差异,必须提供缓
存;第三,当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增加时,交换矩阵变得越来越复杂,实现起来就越困难。
〔〕、存储转发方式〔 "#"〕
存储转发〔 $"$#"〕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以太网交换机的控制
器先将输入端口到来的数据包缓存起来,先检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过滤掉冲突包错误。确定包正确后,
取出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找到想要发送的输出端口地址,然后将该包发送出去。正因如此,存储转发方
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这是它的缺乏,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展错误检测,并且能支持不
同速度的输入/输出端口间的交换,可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它的另一优点就是这种交换方式支持不同速
度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间协同工作。实现的方法是将 %&' 低速包存储起来,再
通过 %&' 速率转发到端口上。
〔〕、碎片隔离式〔($〕
这是介于直通式和存储转发式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在转发前先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 个字节
〔$%)〕,如果小于 字节,说明是假包〔或称残帧〕,那么丢弃该包;如果大于 字节,那么发
送该包。该方式的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但由于能够防止残帧的转发,所以被
广泛应用于低档交换机中。
- .word.zl.

- .
使用这类交换技术的交换机一般是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缓存。这种缓存是一种先进先出的 *〔)'$$
)'$*〕,比特从一端进入然后再以同样的顺序从另一端出来。当帧被接收时,它被保存在 * 中。
如果帧以小于 比特的长度完毕,那么 * 中的容〔残帧〕就会被丢弃。因此,不存在普通直通转发
交换机存在的残帧转发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数据包在转发之前将被缓存保存下来,从而确保
碰撞碎片不通过网络传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3.背板带宽〔Gbps〕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
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 +%&',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 +%&' 到上百
+%&' 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本钱也会越高。
〔〕线速背板带宽
线速背板带宽是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
端口数 , 相应端口速率 ,〔全双工模式〕-总带宽
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否那么不是。
〔〕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00&&'1百兆端口数量 ,/00&&'1其余类型端口数 , 相应计
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00&&'1百兆端口数量 ,/00&&'1其余类型端口数 , 相应计
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发送 % 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
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
,,,%&'20%)2〔+0+〕%-30034&&'$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 % 时,需考虑 0% 的帧头和 % 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
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 % 包时的包转发率为 /00&&'。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
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 0/05&&'。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00&&'。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00&&'。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00&&'。
- .word.zl.

- .
对于 *- 的 6* 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7&&'。
对于 *-0 的 6* 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0&& 。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部构造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部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存构
造,这种构造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
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
交换机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穿插总线构造,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
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穿插总线构造,这是一种混合穿插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
路是,将一体的穿插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穿插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减少了穿
插总线数,降低了本钱,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穿插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4.包转发率
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单位一般为 &&'〔包每秒〕,一般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在几
十 8&&' 到几百 &&' 不等。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即交换
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表达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
其实决定包转发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一
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也就是包转发率越高。
5.VLAN 支持
,是英文 )9$9$$#5 的缩写,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 是一种将局域网
〔〕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注意,不是从物理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或者说是更小的局域网
〕,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单元〕的数据交换技术。
这一新兴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中,但目前主流应用还是在交换机之中。不过不是所有交
换机都具有此功能,只有三层以上交换机才具有此功能,这一点可以查看相应交换机的说明书即可得
知。 的好处主要有三个:
端口的分隔。即便在同一个交换机上,处于不同 的端口也是不能通信的。这样一个物理的
交换机可以当作多个逻辑的交换机使用。
网络的平安。不同 不能直接通信,杜绝了播送信息的不平安性。
灵活的管理。更改用户所属的网络不必换端口和连线,只更改软件配置就可以了。
技术的出现,使得管理员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把同一物理局域网的不同用户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播
送域,每一个 都包含一组有着一样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 有着一样的属性。
由于它是从逻辑上划分,而不是从物理上划分,所以同一个 的各个工作站没有限制在同一个物理围
中,即这些工作站可以在不同物理 网段。由 的特点可知,一个 部的播送和单播流量都
不会转发到其他 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平安性。
除了能将网络划分为多个播送域,从而有效地控制播送风暴的发生,以及使网络的拓扑构造变得非
常灵活的优点外,还可以用于控制网络中不同部门、不同站点之间的互相访问。 在交换机上的实现
方法,可以大致划分为六类:
- .word.zl.

- .
〔〕、基于端口的
这是最常应用的一种 划分方法,应用也最为广泛、最有效,目前绝大多数 协议的交换机都提
供这种 配置方法。这种划分 的方法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端口来划分的,它是将
交换机上的物理端口和 交换机部的 6〔永久虚电路〕端口分成假设干个组,每个组构成一个虚
拟网,相当于一个独立的 交换机。
对于不同部门需要互访时,可通过路由器转发,并配合基于 地址的端口过滤。对某站点的访问路径
上最靠近该站点的交换机、路由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相应端口上,设定可通过的 地址集。这样就可以
防止非法入侵者从部盗用 6 地址从其他可接入点入侵的可能。
从这种划分方法本身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划分的方法的优点是定义 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
端口都定义为相应的 组即可。适合于任何大小的网络。它的缺点是如果某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
到了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必须重新定义。
〔〕、基于 地址的 $
这种划分 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 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 地址的主机都配置他属于哪
个组,它实现的机制就是每一块网卡都对应唯一的 地址, 交换机跟踪属于 $ 的地
址。这种方式的 允许网络用户从一个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置时,自动保存其所属 的
成员身份。
由这种划分的机制可以看出,这种 的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即从一个交
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 不用重新配置,因为它是基于用户,而不是基于交换机的端口。这种方
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展配置,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的话,配置是非常累
的,所以这种划分方法通常适用于小型局域网。而且这种划分的方法也导致了交换机执行效率的降低,因
为在每一个交换机的端口都可能存在很多个 组的成员,保存了许多用户的 地址,查询起来相
当不容易。另外,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他们的网卡可能经常更换,这样 就必须经常配
置。
〔〕、基于网络层协议的 $
按网络层协议来划分,可分为 6、6;、!、&&995、 等 网络。这种按网络
层协议来组成的 ,可使播送域跨越多个 交换机。这对于希望针对具体应用和效劳来组织用户
的网络管理员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且,用户可以在网络部自由移动,但其 成员身份仍然保
存不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用户的物理位置改变了,不需要重新配置所属的 ,而且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划分
,这对网络管理者来说很重要,还有,这种方法不需要附加的帧标签来识别 ,这样可以减少
网络的通信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因为检查每一个数据包的网络层地址是需要消耗处理时间的
<相对于前面两种方法=,一般的交换机芯片都可以自动检查网络上数据包的以太网帧头,但要让芯片能检
查 6 帧头,需要更高的技术,同时也更费时。当然,这与各个厂商的实现方法有关。
- .word.zl.
剩余63页未读,继续阅读
资源评论


wdqsv88
- 粉丝: 3
- 资源: 13万+

下载权益

C知道特权

VIP文章

课程特权

开通VIP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