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化学变化的识别:题目中提到的化学变化是指物质性质的改变,涉及化学反应。例如,选项D中生石灰放到水中放出热量,这是因为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 环境保护:2014年中国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防止水体污染、减少重金属污染、减轻空气污染和处理农业废弃物等。
3. 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如选项D硫酸铜(CuSO4),它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组成。
4. 复合肥料的定义: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化肥。选项B磷酸二氢钾(KH2PO4)同时含有钾(K)和磷(P),属于复合肥料。
5. 实验操作规范: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对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例如题目中提到的某个正确实验操作,可能涉及到安全、仪器使用或实验步骤等方面。
6. 化学式书写: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基础化学知识,如选项D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而不是NaCl2、NaHCO3或CaO。
7. 化学知识判断:题目中提到的不正确叙述,如A选项,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有可能是氮气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8. 金属活动性顺序:铁粉和银粉与Cu(NO3)2溶液的反应体现了金属活动性顺序,铁比铜活泼,能置换出铜,但银的活动性较弱,不会发生此类反应。滤渣成分中可能含有置换出的铜和未反应的银,但不一定含有铁。
9.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提供了物质溶解能力随温度变化的信息。例如,甲物质在t2℃的溶解度大于t1℃,但不能直接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10. 离子共存: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那些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组合。选项C中Ca2+、H+、NO3-可以共存,且形成的溶液无色透明。
11. 盐的转化:某些盐的转化可以通过酸进行,例如氧化铁(Fe2O3)与酸反应生成铁盐。选项C中Fe2O3与硫酸反应可以得到Fe2(SO4)3。
12. 酸碱鉴别: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可用二氧化碳或碳酸钠溶液,两者反应现象不同。而稀盐酸和酚酞试剂无法区分这两种碱。
13. 物质提纯:选项B中,CaO固体中混有CaCO3,但CaO是碱性氧化物,会与水反应生成Ca(OH)2,不能通过溶解过滤的方式去除。
14. 化学推理:推理正确的是B,因为碱溶液中的OH-都可以与酸中的H+反应。其他选项中的推理均有误。
15. 图像与实验关系:图像与实验操作对应,如A可能表示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先产生沉淀(CaCO3),然后沉淀消失(盐酸与Na2CO3反应)。
【试卷内容概要】
这份试卷是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2015年3月九年级化学月考题,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涵盖了化学变化、环保、离子化合物、复合肥料、实验操作、化学式书写、化学知识判断、金属活动性、溶解度曲线、离子共存、盐的转化、酸碱鉴别、物质提纯和化学推理等多个知识点。试题设计旨在检测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