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35条RISC-V指令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大作业,设计完成了35条RISC-V指令,完成了单周期CPU的设计,开发工具采用Vivado、语言采用Verilog HDL、FPGA采用PYNQ访问PYNQ云平台使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这个实验报告中,学生们被要求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RISC-V架构的【单周期CPU】。RISC-V是一种开放源码的指令集架构,旨在简化处理器设计,降低硬件成本,并提高性能。 **实验原理**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执行指令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指令获取(Fetch)**: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到指令寄存器。 2. **指令解码(Decode)**:识别指令类型并确定操作。 3. **操作数获取(Operand Fetch)**:根据指令获取操作数,可能来自寄存器或内存。 4. **执行操作(Execute)**:使用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指令指定的操作。 5. **结果存储(Write Back)**:将执行结果写回寄存器或内存。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实现35条RISC-V指令,这些指令涵盖了数据处理、控制转移等各种功能。RISC-V指令集通常包括基本的算术、逻辑运算、加载/存储、跳转和分支等指令。 **开发环境与工具** 实验采用了以下工具: 1. **Vivado**:由Xilinx公司提供的综合性设计套件,用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开发,支持硬件描述语言(HDL),如Verilog,用于实现数字逻辑电路。 2. **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之一,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3. **PYNQ**:基于Zynq SoC(System on Chip)的FPGA开发平台,提供Python API,便于用户进行硬件编程和软件应用开发。 **模块设计** CPU的各个关键模块包括: 1. **地址取址**:负责计算有效地址,可能涉及指令指针寄存器(IP)和基址寄存器等。 2. **指令译码**:将二进制指令转换为可执行的操作。 3. **寄存器组**:存储数据和指令的操作数,RISC-V通常有32个通用寄存器。 4. **ALU**: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5. **存储器**:保存程序和数据。 6. **CPU**:整合所有模块,协调指令执行流程。 **验证与测试** 实验还包括在PYNQ-z1开发板上进行硬件验证,通过编写激励文件并进行仿真来检查设计的正确性。同时,对冒泡排序和二分查找法等简单算法进行了RISC-V指令级别的实现,以验证CPU的功能。 **实验体会** 完成这个实验,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还熟悉了FPGA设计流程和RISC-V指令集。这有助于培养实际的硬件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在嵌入式系统、硬件加速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剩余55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4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pptx
- 从互联网金融发展探讨金融中介学课程教改思路(1).docx
- 基于MOOC的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研究(1).docx
- 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专业教育的路径(1).docx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统考辅导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1).ppt
- 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板卡项目风险评估报告(1).docx
- 任务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应用(1).docx
- 基于STM32多模式智能视力检测装置的设计(1)(1).docx
- 成都互联网公司入职合同(1).docx
- 信息化时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分析(1).docx
- 基于WebService的数据库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1).docx
- 大数据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1).docx
- 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研究(1).docx
- 秦成德-5B-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本质(1).ppt
- 有效提高计算机教学方法的策略探究(1).docx
- 液体灌装机控制的plc设计大学毕设论文(1).doc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