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危害分析是确保食品产业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对可能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本讲座将详细探讨食品安全的两大主要危害类型:物理危害和生物危害,以及如何通过良好的生产规范(GMP)来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
物理危害是指存在于食品中的固体物质,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如炸薯条中的金属丝、玻璃碎片、硬塑料、石头、骨头等。这些异物可能导致窒息、口腔伤害和牙齿损伤。虽然金属探测器、磁铁、筛网/滤网和X射线探测器是常用的检测工具,但它们仅用于验证,而非作为控制措施。物理危害的发生可能源于原材料污染、设备不当使用、维修保养不足或操作者失误。因此,加强原材料筛选、规范设备使用和维护、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生物危害主要指由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引发的风险。例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等都是常见的致病菌。这些微生物可能源自原材料、工作人员或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水泄漏、生牛奶污染等事件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甚至导致死亡。某些微生物能在低温、缺氧环境下生存,有的能产生耐热的芽孢,使得常规烹饪方法无法彻底消灭。因此,严格的原料控制、人员卫生管理、恰当的加工和储存条件是防止生物危害的关键。
在应对生物危害时,了解并关注那些能在低温下生长、产生毒素、在缺氧环境中存活以及其芽孢难以杀死的危险菌种尤为重要。例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和环境中,如生的家禽肉、蛋、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土壤等。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企业应遵循良好的生产规范(GMP),包括但不限于:
1. 原材料控制:对供应商进行审核,确保原料来源的安全性。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防止物理和生物污染物的滋生。
3. 卫生管理:员工需接受卫生培训,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4. 加工过程控制:实施适当的热处理和冷却工艺,消除或减少微生物。
5. 储存与运输: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温度和条件下储存及运输,防止微生物增殖或物理危害的发生。
食品安全危害分析是食品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可以极大地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