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档中提供的内容是一系列C语言的代码片段,我们可以从这些代码中提取相关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能涉及到C语言的基础语法、数据结构的处理、字符串处理、算法实现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代码片段是断断续续的,没有完整的上下文,因此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可能的知识点,并可能无法保证代码片段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 指针的使用:在代码中多次出现指针的加减运算,如 `q=p+i`,说明了指针加整数得到的是指针向后移动若干个单位后的新地址,而 `n=*p-` 和 `n=n*8+*p-` 可能涉及到指针类型转换和数值运算结合的操作。
2. 循环结构:代码中有 `while` 和 `for` 循环的使用,例如 `while(q>p)` 和 `for(i=0;i<n-1;i++)`,这些结构是C语言中实现程序重复执行的基本方式。
3. 字符串操作:代码中包含多个字符串函数的调用,如 `strcmp`、`strcpy`、`strlen` 和一些未命名的字符串处理函数,这些都涉及到了字符串的比较、复制和长度计算。
4. 数组处理:有数组排序和数组元素交换的代码片段,比如 `for(i=0;i<n/2;i++) a[i]=a[n-1-i];` 表明了数组元素的逆序操作,以及数组的动态赋值。
5. 结构体操作:代码中有结构体定义和结构体指针的使用,如 `struct student*` 和 `STREC` 的定义,这涉及到复杂数据类型的定义和操作。
6. 函数定义和调用:出现多个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如 `fun()`,并且从函数名和参数可以看出其功能,如排序、计算等。
7. 条件判断:代码中的条件判断语句,如 `if` 和 `while`,展示了如何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分支。
8. 内存管理:出现 `free(q)`,说明了动态内存分配后需要进行内存释放的操作。
9. 位运算:出现 `n=n*8+*p-`,这可能是对字节与位进行运算,涉及到位字段的处理。
10. 数学计算:诸如 `s=s+(2.0*i-1)*(2.0*i+1)/(t*t);` 的片段表明代码中可能涉及到数值的计算。
11. 自定义数据类型的处理:如 `STRECfun(STREC*a,char*b)` 函数表明了对自定义数据类型进行处理的方法。
12. 链表操作:代码中的 `p->next` 和 `free(q)` 表明了链表节点的处理,以及对链表节点进行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操作。
由于文档提供的内容中存在一些OCR扫描错误,这里仅能根据现有信息进行解读,因此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如果要准备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则需要结合完整的教材和考试指南来系统学习C语言的语法和编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