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C语言注释:在C语言中,注释可以使用单行注释符`//`或块注释符`/* ... */`。题目中的第1题指出,注释部分必须用`/*`和`*/`括起来,选项C正确。
2. 变量声明:在C语言中,变量声明可以将多个同类型的变量放在一起声明,用逗号分隔。第2题中,正确的语句是`int n, float x;`,选项B正确。
3. 输入函数:使用`scanf()`函数从键盘接收输入,对于整型变量,需要使用`&`取地址运算符。第3题中,正确的语句是`scanf("%d", &n);`,选项D正确。
4. 运算符优先级:在C语言中,乘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而除法`/`优先级高于加法。第4题的程序段`printf("%d", x*=y+8/5);`先计算`y+8/5`,然后将结果乘以`x`,由于整数除法,`8/5`等于1,所以输出结果为`5`,选项B正确。
5. 字符判断:判断字符是否为数字,可以比较其ASCII码值。第5题中,正确的方法是`m>='0' && m<='9'`,选项B正确。
6. 条件语句:`if`语句用于条件判断,第6题中,两个`if`语句执行后,`a`的值取决于初始值,如果`a`最初小于`b`和`c`,则`a`的值最终会变为`c`的值,因此选项C正确。
7. for循环:无限循环通常发生在循环条件永远不会为假的情况。第7题中,选项B的`for`语句中`j+1`不会改变`j`的值,导致`j`永远小于100,形成无限循环。
8. `break`语句:在循环中,`break`语句用于立即退出当前循环。第8题中,`break`的作用是从当前循环体内跳出,选项C正确。
9. 数组初始化:数组初始化时,需要确保初始化元素的数量与数组大小匹配。第9题中,正确初始化的是`double y[ ][3] = {0};`,这会创建一个二维数组,所有元素初始化为0,选项D正确。
10. 指针和数组:在第10题的程序段中,`m`的值是数组`a`元素之和,每个元素加上1,因此`m`的值为`2+1+3+5+4=15`,选项C正确。
11. 字符数组:字符数组`a1`和`a2`不同,`a1`包含三个字符,而`a2`包含四个字符,包括结束符`\0`。选项D正确。
12. 函数调用:在函数调用中,逗号运算符`,`用于分隔参数,所以`rec2+rec3`和`(rec4, rec5)`都是单独的参数。第12题中,函数调用有3个参数,选项A正确。
13. 结构体和数组:结构体数组`c`包含了结构体成员,访问字母`L`需要找到名字为`"Li"`的结构体,并访问`name`数组的第二个元素。第13题中,正确语句是`printf("%c", c[2].name[1]);`,选项C正确。
14. 文件操作:打开文件进行读写操作,需要使用`fopen()`函数,指定文件路径和模式。第14题中,正确调用是`fopen("A:\\user\\abc.txt","r+");`,选项B正确。
15. 链表操作:在链表中交换节点数据,需要保存当前节点的数据,然后用下一个节点的数据覆盖当前节点,最后将保存的数据赋给下一个节点。第15题中,交换语句应为`t=p->data; p->data=p->next->data; p->next->data=t;`。
以上是针对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A卷)的部分内容进行的解析,涵盖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注释、变量声明、输入输出、运算符优先级、条件语句、循环、数组和指针、字符串、结构体、函数调用以及链表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