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课程涉及了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交互的核心技术,主要涵盖了接口电路、通信协议、I/O控制方式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课程内容的详细解释:
1. 8254计数器:8254是Intel生产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它有多种工作模式,其中方式4可以输出宽度为一个时钟周期的单拍负脉冲信号,适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
2. I/O端口读写:在PC/XT机中,每个I/O端口读写总线周期通常需要5个微处理器时钟周期来完成,这是处理I/O操作的基本时序。
3. 存储器映像I/O编址:这种方式允许使用访问存储器的指令来访问I/O端口,但会占用一部分存储器地址空间,使得I/O端口和存储器单元统一编址,提高了编程的灵活性。
4. 端口地址空间:在PC/XT机设计中,由于只使用了部分地址线,所以能访问的端口地址空间非常有限,例如只使用了A0,因此是1kb。
5. 通信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而半双工允许双向但非同时,全双工则支持双向同时传输。
6. IN/OUT指令:当端口地址超过8位时,通常使用DX寄存器作为间接寻址寄存器来指定端口号。
7. 中断申请信号:实模式下,中断申请信号是一个字节宽的信号线,用于通知CPU有中断请求。
8. 可屏蔽中断:INTR是CPU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输入引脚,用于处理可屏蔽中断。
9. 程序控制I/O接口:这种接口通常需要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以便CPU通过控制端口发送指令,通过数据端口进行数据交换。
10. 82C55:82C55是通用I/O接口芯片,工作在方式1查询输入时,CPU需要先检测控制端口(PC1)的状态。
11. 82C55工作模式:82C55的B口可以工作在方式0,提供简单的输入/输出功能。
12. 串行接口:RS-232C是一种常见的串行接口标准,适合远距离通信,对时钟同步要求相对较低。
13. IEEE1284接口:也称为ECP/EPP接口,定义了四种工作模式,用于提高并行通信的速度和灵活性。
14. 异步串行通信:其特点是数据一位一位地在单根导线上传输,适合远距离通信,但不适合大量数据的快速传输。
15. 8254工作方式:方式3具备自动重装计数初值的功能,常用于产生连续的方波信号。
16. RS-232C信号:RTS表示请求发送,是通信双方建立连接的控制信号之一。
17. 中断管理:8259A中断控制器负责管理和调度PC系统的可屏蔽硬件中断。
18. 方式2和方式3:方式2可用于产生方波,而方式3通常用于波特率发生器。
19. 多外设接口:要实现与多个外设的握手联络,至少需要2条联络线,一条用于发送,一条用于接收。
20. 隔离I/O编址:这种方式的优点是I/O端口地址不占用存储器地址空间,保持存储器地址独立。
21. 串行通信:单工通信是指数据只能沿一个方向传输,不能双向同时通信。
22. 中断向量地址:中断号为60H的中断向量存储在180H到183H的物理地址区间内。
23. 总线技术:PCI总线是高速总线,用于传输图像和视频等高速数据。
24. 键盘中断:在PC机中,键盘中断的中断号是09H。
25. 地址总线与寻址空间:32位地址总线的Pentium处理器可以寻址4GB的存储器空间。
26. RS-449标准:采用25针连接器,用于高速数据通信。
以上内容详尽解析了《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I/O接口、通信方式、中断处理、8254计数器、串行和并行通信等,这些都是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系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