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蓝牙 BLE 技术简介**
蓝牙BLE(Bluetooth Low Energy)是蓝牙技术联盟(SIG)推出的一种低功耗无线通信标准,旨在提供更高效、更节能的无线连接方案,尤其适用于物联网(IoT)设备。本章将深入探讨BLE的基础知识。
1. **学习目的**
- 了解蓝牙BLE的基本概念
- 理解BLE的历史和发展
- 掌握BLE的架构和工作流程
- 明确BLE在不同应用中的角色
2. **蓝牙技术的起源**
- **蓝牙低功耗(BLE)**:为应对传统蓝牙在电池寿命和连接距离上的局限,SIG推出了BLE,旨在满足对短距离、低功耗通信需求的应用。
- **蓝牙版本与4.0的关系**:蓝牙4.0是BLE正式引入的版本,它同时包含了经典蓝牙和BLE两个模式,实现了双模蓝牙。
3. **蓝牙的三种标志和设备类型**
- 主设备(Central):发起连接,通常是智能手机或电脑。
- 从设备(Peripheral):等待连接,通常是传感器或其他物联网设备。
- 广播设备(Broadcasters):只发送数据,不建立连接。
4. **BLE的体系结构**
- 基于GATT(Generic Attribute Profile)协议,定义了服务、特性、描述符等数据结构。
- 包含一个中央控制器和一个主机,控制器负责无线通信,主机处理应用层事务。
5. **BLE的广播、扫描和连接事件**
- **广播事件**:设备周期性地发送包含自身信息的广播包,不涉及连接。
- **扫描事件**:其他设备监听广播包,收集周围设备的信息。
- **连接事件**: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连接后,可以双向传输数据。
6. **Profile、Service、Characteristic和UUID**
- **Profile**:定义了设备的功能集,如健康追踪器或心率监测器。
- **Service**:服务是一组特性,代表设备的某种功能。
- **Characteristic**:特性是服务中的数据点,如温度值或电池水平。
- **UUID**:全局唯一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和特性。
**第二章:新建 BLE 工程模板**
1. **学习目的**
- 掌握如何创建BLE工程
- 了解BLE工程的基本结构
- 理解模板工程对快速开发的重要性
2. **新建 BLE 工程模板**
- 使用SDK和集成开发环境(IDE),创建一个基于nRF52840的BLE项目模板。
- 模板通常包括初始化配置、服务和特性的定义、事件处理函数等核心组件。
- 配置蓝牙设备的角色、广播参数、连接参数等。
- 编写代码实现特定的服务和特性,例如数据传输和事件响应。
在nRF52840开发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BLE应用的基础框架。通过艾克姆科技的IK-52840DK开发套件,开发者可以动手实践,逐步实现BLE功能,如数据交换、传感器数据上报等,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BLE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