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文件内容,以下是对“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改进”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斗轮堆取料机的发展和工作原理
斗轮堆取料机是专门用于大宗料场的搬运设备,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中国。该设备主要应用于如港口、码头、钢铁厂、焦化厂等场所,用于装卸散状物料,例如矿石、煤、焦炭等。堆取料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回转机构和悬臂皮带等。
其工作原理分为两种作业方式:堆料和取料。取料作业时,通过斗轮旋转把散料挖掘至车上悬臂皮带,然后通过皮带转动,将散料倾泻到运输带,最终由运输带将物料运送到指定位置。而堆料作业时,斗轮不旋转,物料通过地面皮带传送至堆取料机上,并通过悬臂皮带转运至料堆。
2. 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典型结构问题
唐山国丰钢铁公司的DQL1200/1200.33堆取料机作为例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悬臂支撑方面:其悬臂大梁内凸出的轴通过伸出部分与油缸耳轴连接,形成单点支撑。频繁升降造成伸轴部分长期受力弯曲变形,导致关节轴承损坏,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和降低了设备运转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
斗轮装置方面:斗轮装置需要频繁维护,增加了运维的劳动强度和成本。
供电方式:供电方式落后,未采用现代高效的供电技术。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影响设备性能和稳定性。
针对这些问题,实施了改进措施。
3. 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对于悬臂支撑的改进,将原轴加长并添加了外部固定箱,以实现轴两侧受力,避免了受力集中对悬臂梁的损害。通过油缸受力与固定项受力点连线通过支撑项中心的方式,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改进后,设备的运转率得到了提高,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维修费用也相应减少。这些改进为堆取料机生产单位更新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4. 堆取料机的应用领域
斗轮堆取料机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效连续装卸大宗散状物料的场合,如港口、码头、钢铁厂、焦化厂、储煤场和电厂等,是现代化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大型装卸设备。
5. 堆取料机的主要作业方式
如前所述,堆取料机具备两种作业方式:一种是堆料作业,物料通过地面皮带、悬臂皮带和尾车机构转运至料堆;另一种是取料作业,通过斗轮旋转、悬臂皮带及漏槽系统将散料运至指定位置。
以上是根据文件内容提取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对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技术发展、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该类设备技术的演变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对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来说,这些信息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