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概述】
这篇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针对七年级学生,教授思想品德课程中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内容。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这个人生阶段的自然转变,培养他们正视问题、调节心理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应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并了解相关生理特征和现象。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并学习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能独立或合作研究青春期的相关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接纳,使他们能够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难点】
开启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愿意正视和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卫生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心理问题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个体的生理变化,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的成长节奏不同。
2. 情景教学法:创建相关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青春期的挑战。
3. 分析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共同解决问题。
【学习方法】
1.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收集资料,如成长照片,以个人视角探索青春期。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互助,共同解决疑惑。
3.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青春期的烦恼及其应对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协助分组,确保男女搭配,指导学生收集相关素材。学生则需准备个人成长照片,并写下青春期的烦恼。
【课型与教学时间】
本课为新授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
【板书设计】
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青春悄悄来”,涵盖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特征和个体差异;二是“成长不烦恼”,探讨青春期的心理烦恼及调节方法。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通过师生共同朗诵《青春之诗》,唤起学生对青春的感受,引出课题。
2. 教学环节围绕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烦恼展开,包括相关现象的讨论和心理调节方法的学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期望激发学生对青春期的理解,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特殊阶段,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