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作为一款广泛使用的开源bootloader,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者来说,移植u-boot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围绕u-boot的移植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以FS2410开发板为例,讲解了如何将u-boot移植到具体的硬件平台上,并实现NORFlash和NANDFlash启动以及网络功能。 u-boot工程的总体结构主要包括源代码的组织结构、编译系统的makefile分析以及特定于目标板的配置过程。源代码的组织结构按照功能和硬件平台划分为多个目录,包括平台依赖、通用库函数、网络协议、设备驱动程序等,每个目录下都有特定的源代码文件和头文件。 对于ARM平台,源代码目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 platform依赖部分,包括不同CPU架构的源代码,如arm920t、xscale、i386等,以及针对特定开发板的目录,例如smdk2410。 2. lib_arm目录,负责实现ARM平台通用的函数,包括软件浮点运算等。 3. include目录,存放通用头文件和开发板配置文件。 4. lib_generic目录,提供通用的多功能函数实现。 5. drivers目录,包含各种通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如网络接口和NAND驱动等。 makefile是编译u-boot工程的核心,负责整个工程的编译流程。在编译之前,需要执行make$(board)_config对工程进行配置,指定CPU、ARCH、BOARD、SOC等参数,这将由mkconfig脚本处理,生成特定于目标板的config.h文件。之后,顶层makefile调用各个子目录的makefile,按照依赖关系生成目标文件或目标文件库,最后将所有目标文件(库)连接生成最终的u-boot.bin。 u-boot的流程和主要数据结构是了解其工作原理的关键,包括启动过程中的初始化代码、内存分配、以及主要功能函数的流程和细节。理解这些流程对于开发和移植u-boot至关重要。 基于FS2410开发板的u-boot移植涉及了NORFlash和NANDFlash启动的实现,这要求开发者对Flash存储器的启动机制和u-boot中对应的启动脚本或命令有深入的理解。同时,网络功能的实现也是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包括了网络接口驱动的编写、协议栈的配置等。 在进行u-boot移植时,开发者需考虑目标板的硬件特性,如处理器类型、外设接口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对u-boot源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配置。通常,需要阅读和理解目标板的硬件手册,根据硬件特性对u-boot进行裁剪和适配。 u-boot移植工作不仅涉及到源码的编译和修改,更需要对目标硬件平台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处理器的启动机制、外设的工作原理、内存管理等。u-boot的移植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开发者具备软硬件结合的知识背景,以及对u-boot工程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透彻理解。
剩余26页未读,继续阅读
- zza198510292014-07-01写的挺详细的,适合入门使用
- wangminmail2013-11-24写的挺详细的,适合入门使用!!
- 粉丝: 0
- 资源: 6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