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报告
实验二动态分区分配与回收算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 .并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
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算法思想:
1.分区的个数和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随装入的作业动态划分.且不会产生内部
碎片。
2.外部碎片:若存储块长度为 N.在该系统所采用的调度算法下较长时间内无法选出一道长度
不超过该块的进程.则称该块为外部碎片。
3.首次适应算法〔FF:
FF 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
到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该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址部分的空闲
分区.从而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区 .这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了条
件。
4.最佳适应算法〔BF:
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BF 总是把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
材小用。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
区链.自表头开始查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自由分区分配。该算法保留大的空闲区 .但造成许
多小的空闲区。
分区分配中的内存回收有四种情况:
<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相邻接。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