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电子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单片机是 20 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控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具有功能强、
体积小、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
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51 系列单片机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8 位单片机之一,随着嵌入式系统、片
上系统等概念的提出和普遍接受及应用。51 系列及其衍生单片机还会在继后很长一段时
间占据嵌入式系统产品的低端市场,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的今天,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使用 89C51RC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频率计系统,系统以单片
机为主控单元,主要用于对方波频率的测量。
2 频率计原理
频率的测量实际上就是在 1s 时间内对信号进行计数,计数值就是信号频率。用单片
机设计频率计通常采用两种办法,第一种方法是使用单片机自带的计数器对输入脉冲进
行计数;第二种方法是单片机外部使用计数器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计数值再由单片机
读取。第一种方法的好处是设计出的频率计系统结构和程序编写简单,成本低廉,不需
要外部计数器,直接利用所给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就可以实现。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受限于
单片机计数的晶振频率,输入的时钟频率通常是单片机晶振频率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
分之一,在本次设计使用的 98C51 单片机,由于检测一个由“1”到“0”的跳变需要两个机器
周期,前一个机器周期测出“1”,后一个周期测出“0”。故输入时钟信号的最高频率不得超
过单片机晶振频率的二十四分之一。第二种方法的好处是输入的时钟信号频率可以不受
单片机晶振频率的限制,可以对相对较高频率进行测量,但缺点是成本比第一种方法高,
设计出来的系统结构和程序也比较复杂。由于成本有限,本次设计中采用第一种方法,
因此输入的时钟信号最高频率不得高于 11.0592MHz/24=460.8KHz。对外部脉冲的占空比
无特殊要求。
根据频率检测的原理,很容易想到利用 51 单片机的 T0、T1 两个定时/计数器,一个用来
定时,另一个用来计数,两者均应该工作在中断方式,一个中断用于 1s 时间的中断处理,
一个中断用于对频率脉冲的计数溢出处理,(对另一个计数单元加一),此方法可以弥补计
数器最多只能计数 65536 的不足。
3 设计思想
明确频率计工作原理以后,为了更方思路更清晰地对程序编写,还应该作出程序的
总体框图,如图 3.1 所示。程序的主体可以分为 4 个模块:定时计数、采集数据、进制转
换和数码显示,当然,程序还应该包括很多细节问题,例如为了数码显示通过 通信
的方式把需要显示的数据传送给数码管管理芯片 ZLG7290;为了数码管能清晰的显示数
据,需要先对管理芯片对应的显示区域清零;通常十进制数字高位的零时不用显示的,
所以还应该对数码显示高位的零屏蔽掉。
评论1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