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听力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听力教学在日语专业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全面日语交际能力的关键部分。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日语听力教育往往被视为薄弱环节。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改革日语听力课堂教学显得尤为迫切。
当前日语听力课程普遍受到重视不足。课程设置中,听力课时比例较低,导致教师和学生可能对其关注度不够。例如,每周仅2课时的安排使得教师在备课时更倾向于重视精读,而听力教学则相对被忽视。同时,学生在应对能力考试时,也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词汇和语法上,听力训练相对薄弱,这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听不懂”。
教学目标过于偏向应试,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通过听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这种应试导向的教学方法可能在短期内提高考试成绩,但并不利于长期的听说技能提升。
再者,传统的“听-对答案-讲解”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这种模式下的课堂缺乏互动,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当转变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学内容过于依赖教材,限制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缺乏实际情境的听力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同语境时可能出现理解困难,甚至对听力产生畏难情绪。同时,忽视日本文化背景的介绍,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语言时产生障碍,因为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了解文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针对以上问题,改革措施包括:
1. 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增加听力课时。适当提高听力课程的比例,可以引导师生重视听力训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听力课时增加至每周4课时,分两次进行,以保持学生的学习活力。
2. 改变教学目标,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应试技巧,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之能在实际情境中自如运用日语。
3. 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如采用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4. 扩展教学内容,超越教材。引入各种实际生活场景的听力材料,让学生接触不同语音、语速,提高其适应能力。同时,加强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5.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民办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的听力课堂教学有望得到显著改善,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日语听力能力和整体日语交际能力。